8月26日,湖北省纤维检验局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贝宁、刚果(布)、刚果(金)、科特迪瓦和布基纳法索等5个非洲地区法语国家的17名学员。他们走进棉花公证检验实验室(武汉),参观学习棉花仪器化公检的流程和操作规范。
体验棉花公检全套流程 现场讲解互动频频
“这些条形码有什么作用?也是用来检验的吗?”一走进棉花公证检验实验室(武汉),学员们就被工作人员手中小小的条形码所吸引。
“条形码相当于棉花的‘身份证’,记载着棉花生产、加工、检验、流通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在中国,政府为新体制棉花加工生产提供全覆盖检验,并一一对应取样棉包的条形码。”棉花检验科副科长赵宇迪解释道。
在赵宇迪的带领下,学员们先后参观了模拟昼光分级室、样品平衡室、hvi检验室、棉花公证检验信息室,了解了实验室环境条件、运作模式、工作流程、仪器设备等情况,并现场体验了棉花感官检验、hvi仪器化检验流程。
学员们观察、比对棉花实物标准
“放在桌上的是棉花颜色级的实物标准,大家看一下这个棉样,是对应哪一个实物标准?”讲解过程中,赵宇迪不时抛出问题,展开互动。学员们纷纷拿起桌上的棉样仔细观察、比对,给出自己的答案。
在hvi检验室,工作人员正通过hvi大容量棉花快速测试仪对棉花颜色级、马克隆值、长度、断裂比强度等物理指标进行检测,快速高效的检测模式让学员们好奇不已。
工作人员示范操作hvi大容量棉花快速测试仪
据介绍,与传统的人工检测相比,快速、准确是hvi大容量棉花快速测试仪最主要的特点,操作熟练的检验员,完成一个棉样的检测只需30秒左右,大大提升了棉检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
连续6年接待非洲学员参观 助力中非棉花贸易发展
参观过程中,学员们都在认真地做着记录。马夏尔(martial)是贝宁纺织公司的副总经理,在棉花生产领域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记者看到,他手中的笔记本密密麻麻写满了此次学习的要点和心得。
“今天参观的棉花公证检验实验室,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期待。” 马夏尔说,通过此次活动,他发现中国的纤检系统有着一套十分完善的体系,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中国棉花质量管理体系、公证检验流程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国之后,我会充分运用这次学到的技术和知识,更好地开展棉花生产、检验工作。”
参观过程中,学员们提问取经
据了解,此次前来参观的17名非洲学员均来自2019年非洲法语国家棉花生产技术培训班。该培训班是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承办的援外项目之一,2014年正式启动,今年已经是第6年。
6年来,湖北省纤检局一直给予支持和配合,不仅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介绍我国棉花产业改革发展历程、检验技术革新以及棉花公检工作等内容,还开放实验室接待参观,让学员们实地体验棉花公检的全套流程。
湖北省纤检局副局长陈春梅表示,目前,我国棉花质量的管理和检验已经形成了一套严格的标准。从理论上的教学指导到实验室的示范讲解,希望这样的技术培训,能够帮助非洲国家提高棉花管理水平和检验标准,提升棉花品质,促进中非之间的棉花贸易往来。
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