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猪场母猪的生产管理中,最怕的是炎热的夏季。因为母猪天生怕热,在自然环境中一到夏季天气炎热的时候,母猪就会钻进泥坑,用泥水覆盖全身来降温。可是现在的猪舍一般都是钢筋水泥的,这样的猪圈节省了猪舍面积和大量的劳动力,适合规模化大批量生产。但是违背了猪生存的天然习性,这样就会造成猪抗病能力降低,容易生病。特别是母猪要承担繁重的繁殖任务,稍不注意就会引起很多疾病。
特别是母猪炎症,这个疾病是夏季母猪生产中常见病,高发病。是母猪生产中不可忽视的一种病,如果防控不到位,病后处理不好,就会直接造成母猪的淘汰,甚至死亡。给猪厂的效益造成一定的损失。母猪是猪场的根本,如果母猪养不好,也就谈不上生产成绩和效益了。曾经有一年,我们场因母猪炎症造成了接近10%的母猪淘汰,倒至整年的生产成绩下滑。那么我们该如何防止母猪炎症的发生呢?母猪有了炎症之后该如何处理呢?下面为大家分析一下厂里近些年的处理措施。
首先分析一下母猪的炎症是如何造成的?夏天天气炎热,空气湿润,形成高温高湿的环境,细菌滋生很快,所以很多细菌病都是在夏季爆发的。而母猪在配种和产仔过程中,产道会打开,如果这个时候不注意消毒和卫生,就有可能引起炎症。但这些都是比较轻微的炎症,症状是流出的浓也就是白色的比较稀或者是浓稠一点的话偏黄色一点。稍微严重一点的可能会造成母猪的食欲减少和不食。常规的冲洗子宫和灌入抗生素就能把它治好。
但是母猪一旦有了炎症,在一到两个情期之内是很难再配种的,即使怀孕,流产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在母猪有炎症之后,必须确定彻底治疗痊愈之后再选择配种,进入下一个生产环节。仅仅是这样,也会导致母猪大概40天的空怀期,也就是白养了40天,增加了很多成本。这是算好的,能够挽救回来的,怕的就是产仔过程中因难产造成的炎症,这个就不好治疗了,轻的淘汰,严重的可能会引起母猪死亡。
在母猪的产仔过程中引起的炎症比较严重,主要因为母猪过于肥胖和后备猪配种过早,产道狭窄或者仔猪过大造成仔猪和胎衣滞留腹中。一是大概在15天左右开始排出碎胎衣和碎仔猪。在前期是母猪不食或者食量减少,由于仔猪始终在吃奶,所以母猪膘情下滑很严重,这种是可以冲洗子宫,灌抗生素治疗好的。二是经过七天仔猪排出来了,这时仔猪已经严重缩水,已经偏向腐烂,但是能排出来还好,炎症还能治疗。三是母猪产后四天排出仔猪,已经涨了。就会造成产道划伤,甚至大出血,这样的母猪炎症就很难治疗了。四是母猪产不出来,需要人工助产的时候,不小心划伤了产道导致的出血。以后母猪产道恢复就比较难了。最后一种是断奶之后又开始排出碎骨头,这种也没必要治了,浪费时间和经力,根本治不好。
有治疗价值的母猪,我们就反复用0.1%的高锰酸钾进行冲洗子宫,最后用输精瓶输入一般都抗生素就好。如果没有治疗价值就直接选择淘汰。那些没有治疗价值的母猪,即使你花长时间给它治疗好了,它流产的可能性也非常大的,到时候浪费时间和资源,不如淘汰了之后新进后备猪。这样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治疗不是办法,最好的办法还是如何能尽量防控住炎症的发生,那么如何防控呢?给大家提以下几点意见。
第一,后备母猪配种一定要达到体重达到月龄,千万不能过早的进行配种。在夏季母猪难产中,后备猪因为配种过早造成的难产,是所有难产母猪的一半。所以只要注意好了后备母猪配种体重,就能减少一半的炎症的发生。二,在母猪怀孕期间生产管理一定要处理好,不能让母猪过肥。三。淘汰生产性能已经不好的老龄母猪,老龄母猪生产性能不好,也会占一头母猪的生产资源,不如多花点钱直接换一头后备。四,在配种和接生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消毒卫生,并且在这两个阶段,圈舍必须保持干燥卫生,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母猪炎症的发生。
有了这些方案,母猪炎症的发生率就会控制的一定范围之内,不会对猪场造成较大的影响。猪场母猪有炎症,平时看起来就是一头一头的,如果加起来就是一定的数量,所以千万不能疏忽大意。很多猪场夏季母猪炎症比较多,给整个母猪群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归根结底就是生产中的一些小细节没有注意好,只要认真完成了这些细节,这个损失是可以避免的。望大家能够重视防控母猪炎症,减少猪场因母猪炎症造成的损失,让猪场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