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多年来,城市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国民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工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全世界第二,但是人均gdp可以忽略,你觉得现在吃饱了穿暖了,但是你确定能致富高昂的医疗费吗?如果所有的辅导班你都报了,那么你能承受得起吗?家人病了,你确定能全部支付起所有的医疗费吗?如果你回答:不是,那么你考虑过其中的原因吗?如果这些你都感受不到,那么我来问一下,你们村里的土地荒废的是不是越来越多了?你们村的青壮劳力是不是出去的越来越多了,剩下在村子里的大都是老人和孩子对吗?
你是否还记得这样的场景:小时候光着屁股在江边洗澡,大人在地里干活,走在街上随时都能碰到人,天黑的时候,尤其是电视响起天气预报的声音,大人在村口喊着孩子回家吃饭,那时吃的不好,穿的也不好,就盼着过年,年前看大人贴年画,忙忙碌碌的做各种好吃的,每人一套新衣服,还有鞭炮。去年回一趟老家,真的是物是人非了,房子已被荒草覆盖,街上也看不到人,变的有点荒凉……而造成现在这样子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呢?
一、城镇化,城市化的发展
或许你不承认,现在很多农民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无论是衣食住行,皆与城市人毫无差距,但是其内心往往不承认自己是“城市人”,有一种天然的自卑和融入不了城市的挫败感。村里年轻人,普遍不再打算以后回家乡了,取而代之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使现在很困,但是也努力地坚持着。
二、大多数传统村庄的落寂是农村现代化的开始
或许在意一些老人的眼里,土地荒废是很心痛的一件事,但是儿女不在身边似乎更是让他们感到绝望,即使现在的年轻人用一万种理由跟他们解释,这些老人还是不愿意听。但是,从农村迁徙到城市,这个可是农村人走向城市的开端或许以他们会懂得子女的决定。
三、故乡在远方
古人还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可是我们心安放在何处?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另一方面就是社会问题了,请问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就像几座大山压得我们心不安呀!所以我们怀念故乡了,但仅仅只是一个情结而已。而现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这几座大山推倒的唯一方式就是离开家乡。到一个能赚钱的地方。
四、落后的县城
有网友说。其表妹留在老家的,在山东十八线开外的小县城。铁路上的在编,一个月能拿5000多的样子,家里一开始希望她能找个比她收入高的,后来想找个持平的,到现在法院拿1000多的临时工都行。就这,一直单身到现在,真的找不到。我姨跟我妈一说这事儿就想掉眼泪。小县城的经济真的完全失衡了。
五、老人恋乡情节严重
农村已经回不去了,哪里已经不是我们小时候的模样了,人去楼空的很多,杂草丛生路都看不见了,一块块荒废的农田,好荒凉,妈妈70岁了,附近邻居已经没有几个人了,不舍的自己一生养活大我们的农田和老家,不愿意离开那个生活一辈子的地方,自己养几只鸡鹅狗,种种蔬菜和一些农田,真心难以理解她,一个人可以生活近两年了。
六、当前解决办法-总结
现在的县城除少部分,都和你说的一样,工作岗位少,工资低,消费高,房价高,县城除了超市,卖衣服日用的,就是农资,奇葩的就是药店格外多,县城里企业基本很少,每天能看到吃喝的,拿着高薪的就是那些体制内的人,公务员,咱老百姓如果上一辈没给你留下什么,你光靠打工养活不了家,只能出去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