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特产之邂逅“网红城”——温州
2024-1-9 14:15:54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不知道你是否曾被突然冒出的一道美食吸引,眼前一亮,感觉错过它就会错过几个亿?
我就是这样,昨天回顾《舌尖3》,硬生生被一道“十白汤”给吸引住了。听说它来自温州,不由得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初食绝对不放过任何一款有故事的美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浙江温州,来看看这个曾打卡的“网红城”里发生的故事。
温州,浙江省辖地级市,简称瓯;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温州历史悠久,有2000余年的建城历史。是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中国南戏的故乡、中国海鲜鸡蛋之乡,温州人被国人称之为东方犹太人。温州方言也被评为中国最难懂方言之一。
回看走过的路,几代青葱几代故事温州南拳
起源于古代沿海民间的体育活动,如扳手、搭马、打马拳,后来变成在自家中堂、道坦角逐搏击的强身运动,是温州武术之“母拳”。
泰顺畲族民歌
浙江省的畲族主要分布在丽水、温州各地区与衢州、杭州境内。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县级畲族自治区。唱山歌是畲族人民劳动和生活中一种最为重要的文化活动形式,男女老少,大都善歌。
温州鼓词
流行于浙江温州及其毗邻地区的一个曲艺品种,俗称唱词。因过去的艺人多为盲人,故又称为瞽词或盲词。
乐清细纹刻纸
当地流传的一项绝艺,主要集中在乐清市象阳镇的寺前村、后横村,北白象镇的东才村及乐成镇、柳市镇、翁阳镇等地。乐清剪纸源于乐清民间剪纸“龙船花”,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永嘉昆曲
又名温州昆剧,是流行在浙江东南沿海地区的四大剧种之一,按高腔、昆腔、乱弹、和调的次序,排名第二位。流行地域以温州、瑞安、平阳等地为中心四向辐射,北至温岭、台州;西至丽水、松阳;南部则达福建省的福鼎、霞浦一带。历史上只称“昆班”。
垂涎欲滴的饕餮盛宴,吊足你的胃口温州美食“十白汤”
用白芍、白山药、白芨等“十白”料熬成的乌骨鸡汤,味鲜而美,清香扑鼻,让人忍不住地食指大开。
灯盏糕
外皮为大米与黄豆浸泡后磨成的米浆,肉馅以萝卜刨成的细丝为主料,加上猪腿肉和鸡蛋,用新鲜的猪油炸过后,松脆爽口,独具风味。
炒粉干
在温州地区,炒粉干算是最常见的小吃,街头小吃、排挡、餐馆或是酒店都可以看到炒粉干的身影。
温州胶冻
口感清凉、滑润,以黄鱼胶或其他鱼类的膘作原料,加水煮沸,溶化后冷却即成。吃时用刀切成小块,用酱油、米醋、胡椒粉等调味一蘸,那叫个美味。
永高鱼饼
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完全采用东海新鲜野生海水鱼为主原料,配以独特的调味品,肉质鲜嫩,鲜而不腥,韧性极好。
蝤蠓
学名锯缘青蟹,头胸甲壳短而扁宽,青绿色,前缘锯齿状,故名,生活于泥质滩涂,以鱼虾为食。蝤蠓含蛋白较高,低脂肪,还含糖类及多种维生素,温州人尤为喜爱食蝤蠓。
打卡网红,必带伴手礼白象香糕,在当地又俗称板糕,始创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百年历史,以“公记”牌和“公久”牌两大香糕最为有名。刚蒸炊而成的香糕软糯适中,甜甜的香味扑面而来,闻着就想要多吃几个。
双炊糕是瑞安的特产。双炊糕的特点是:细、软、韧、香、甜其中一道工序,需要将糯米与铁砂一起炒制,这样做成的双炊糕才更香,之所以叫“白糖双炊糕”,是因为需要用糯米粉加白糖,经过两番炊制而成。
“怀溪番鸭”以平阳怀溪乡本地放养的番鸭、红酒、生姜等为原料,在去除鸭肉腥味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保持着鸭肉原有的香味,鸭汤鲜美醇厚,令人胃口大开。
绿豆腐,虽然它叫豆腐,但口感却和豆腐完全不一样。吃过的小伙伴都会觉得它跟牙膏的味道有点像,没错,绿豆腐的制作确实用了牙膏来替代凝固剂,所以吃起来还带着牙膏的清香。
温州鸭舌是一道浙江温州著名的汉族小吃,属于凉菜,鸭舌是卤的,风至半干,在口中细嚼,韧性十足,颇为耐嚼。温州人称鸭舌为“鸭赚”,而不称鸭舌。
还在等什么?来点咱们温州的特色,带给那些外地的朋友吧!
舌尖上的义乌
舌尖上的丽水
舌尖上的绍兴
舌尖上的台州
该用户其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