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读《道德经》品茶文化

2024-1-5 0:02:19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看完了《道德经》,这是我三十多年来看得最认真的一本书。
何为“道”?第一次看到十多章的时候,认为不可说为道,《道德经》就是讲要人心向善,像孩子一样清澈、明亮,而凡事是有对立面的,比如有长就有短,如果没有比较,又何来长短之分?而喜与悲、难与易都应是如此。当全文看完以后,我又有了另一番理解。
我对《道德经》第八章中“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几句话感受颇深。以前只知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道理,但其实不然:水,不争,无形,滋润万物而不求回报,帮我们洗去污物,甚至甘于停留在众人不喜欢的地方,它以雌柔克刚强,上善乃大善,此“善”与之前理解的“人心向善”又有了区别。它像水一样有包容性、渗透性,而这一点刚好与茶相通。茶是可以喝的唐诗宋词,是观音净瓶里的甘露,是聊斋志异里的小翠,是任由你想象的一杯“水”,所以茶也是具有包容性的。
茶道,其实就是饮茶过程中从生理需求到精神需求的升华过程,是茶人自我修养、处世之道、审美意趣的表达,它是“道”的表现形式之一。林治先生在《中国茶道》一书中说:“儒学是中国茶道的文化筋骨,道学是中国茶道的灵魂,佛学为中国茶道增添了神韵。”老子自然而然的思想也刚好和茶的属性相似,茶的生长环境除了空气、水、温度等大自然的元素外,无需加其他东西,也因为“无”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茶,而这些茶也只需要无色无味的水就能冲泡出风味不一的茶汤,这正是大自然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成就的,诠释 “道法自然”的哲思。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说解决困难,要从易处着手,成就大事要从细小处开始。而现在的人欲望太多,走得太快,被欲望和物质蒙蔽了双眼。现在人的眼睛都蒙上了灰,只有小孩子的眼睛清澈、见底。而饮茶、习茶则可以让我们在这个越来越快的时代放慢脚步,烧水煮茶,细细品味,静下心思考。三千多年前,没有手机、没有网络,也没有那么多欲望,所以那时的古人才有更多时间去思考和发现,才有了甲骨文的产生,为我们悠久的文明萌发了种子,塑造了品格。
“夫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老子的这些思想告诉我们甘居下、不自满,要退让谦卑;而茶的姿态也告诉我们,浮沉乃世间常态,得之坦然,失之淡然,自然而然,道法自然。
老子的思想相融于茶文化,赋予了中国茶文化空灵、虚静的意境,让每一杯茶的甘芳浸润心田,让每一位茶人与道一体,达到无为、无争、无忧的至高境界。
更多黑茶供应,黑茶批发请关注中国黑茶产业网:heicha.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