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发生过非瘟的猪场想复养,需重视这三大问题

2023-11-29 6:43:53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去年八月非洲猪瘟进入我国以来,生猪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猪肉也是一直是猛涨价中,消费者买肉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现在之前发生过非瘟的有些猪场也开始打算复养了,但如何才能保证不再发生这种疫情呢?总得来说,需要重视下面的三大问题,下面就让小编来告诉大家吧!
一、疫情发生后的环境处理
大家也许都注意到一个问题,养殖密度大的地区基本全军覆没,因此一旦当地出现疫情,大环境污染了,很多老板开始纷纷抛售,更加重疫情传播。按照政府建议,本地区仍有散发疫情,至少3个月不建议复产。要是周边10公里有疫情,一定不能复产。俄罗斯有些地区建议,规模化猪场周围3公里禁止养猪,并划定不同生物安全等级的区域,规划区域间种猪与生猪的调拨。从政府规划养殖区的宏观角度,清理大环境。这一点很重要,做到也不简单,目前看南方一些地区,疫情控制结合环保治理,主动劝退一些猪场,也收到一定效果。大环境不能把控,我们只能寄希望在自己围墙内的小环境。非洲猪瘟疫情把生物安全提升到一个之前没有过的高度,当前最需要我们打破以前固有的思维,重视生物安全,并清楚生物安全的核心内容,抓住主要矛盾。
二、复盘,追根溯源,总结原因
从官方报道看主要是生猪运输、非法调运和泔水养殖三大原因。从临床发病情况看,北方养殖密集区域多是腊月份发病严重,中等规模猪场风一样席卷一空。根据疫情的背景调查和一些临床检测分析,养猪场老板首先怀疑生猪出售环节和无害化处理环节,这一块风险最高,是疫情区域化传播的主要原因。另外也有很多公司在饲料原料,如散装玉米、饲料运输车等环节检测到病毒。再次猪场人员和日常管理,常常有案例显示猪场人员不按规定外出和疫区工人的流动带来新的疫情发生。养猪户最好能够结合实验室采样检测和详细的流程回顾,总结自己猪场的风险点,为复养做好准备。
三、提升本猪场的生物安全水平,做到复养成功
生物安全提升改造,一定要抓住重点。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太多,一定记住所有跟猪或猪肉制品直接或间接的接触,都有生物安全风险。从疫情发生的原因来总结,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洗消中心或洗消点的设置
简单的清洗消毒对控制非洲猪瘟传播显然是不够的,要对非洲猪瘟病毒对环境强大的耐受力引起重视。可以考虑三级洗消的设置:最外围的粗放洗消,可以放在村镇的普通洗车点。第二层洗消建议在猪场外围1~2公里,自己建设简单的洗消点,有底盘冲洗和清洗后的消毒流程,没有条件建立第三级洗消的一定重视第二级洗消。第三级洗消,是最后一道防线,建议猪场一定配备带有烘干功能的房间,可以集装箱房简单改造,可以达到最基本的烘干功能。
2、人员、物品进场通道
完美的进场流程应该包括彻底的淋浴、更衣、隔离、消毒过程,对于一些小规模猪场,可以考虑丹麦式简单的更衣换鞋进场流程。物品建议有专门的物品消毒间,可以小的集装箱改造,方便外来物料、生活用品、动保产品等的熏蒸或喷雾消毒。
3、出猪台、中转车辆的配置和严格要求
切断生猪出售环节的感染,对于非洲猪瘟防控非常重要。改造猪场的出猪台,要求脏区净区有严格的屏障,防止场内场外的交叉。在当前疫情压力下,一定在猪场外1~2公里建立生猪出售中转站,通过生猪中转,大大降低风险。日常管理中,必须严格要求,按流程操作,细节决定成败。
4、病死猪的处理
病死猪有内部无害化处理和外送到无害化处理中心,外送处理会给猪场带来巨大的风险。一定不要与无害化处理司机、车辆、工作人员有任何接触行为,就算送到外部处理的病死猪也要降低频率,禁止接触,专用车辆送到远离猪场的地点,并且行驶路线不能与无害化处理车交叉。
5、远离之前掩埋非瘟发病猪的区域
国外疫情处理,多是采用焚烧掩埋的处理方式,国内多是活埋或处死后深坑掩埋,我们的处理方式并不恰当,死猪携带的大量病毒在地下存活时间无数据,因此掩埋区域一定要有物理屏障,防止猫狗进入。每周或每月定期消毒,俄罗斯的经验,焚烧掩埋处理的区域一年后仍要定期在表层消毒。
一般要是猪场感染了猪瘟,那么整个猪场的猪也是困难重重,养猪户就会损失惨重。若是发生过非洲猪瘟的猪场想复养的话,最好还是要重视上面的三大问题,做好一些预防措施,总结原因避免再次感染非瘟。
扩展阅读:“后非洲猪瘟”时代,幸存养猪场要怎么“活”,才能抓住“黄金期”? - 惠农网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