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宗富水果种植小编与大家分享与桃树相关的害虫,该害虫有着与大象鼻子齐名,却无大象之身,齐名叫“桃象甲虫”,专吃嫩芽、嫩枝、化与果实,而且幼虫孵化后在果实内部吭食。桃象虫给桃树带来怎样的危害?有哪些症状?该如何防治?接下来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桃象甲虫幼虫
桃象甲虫分布与寄主
分布于山东、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四川、陕西等省。主要为害桃树,也为害李树、杏树、梅树、樱桃树、枇杷树等果树。
桃象甲虫:成虫
桃象甲虫为害症状
幼虫蛙食幼果,果面上蛙孔累累,流胶,轻者使品质降低,重者引起果实腐烂,造成落果,
影响产量很大。幼虫在果内蛀食,使果实干腐脱落,被害虫危害后易引起褐腐病发生。
桃象甲虫:成虫
桃象甲虫特征
桃象甲又名桃象鼻虫、桃虎,属于鞘翅目象甲科。成年虫约长10毫米,身上有坚硬的外壳呈紫红色且有光泽,头部有一根长管,约长3毫米,触角长于长管两边,前胸背面有“小”字形凹陷,鞘翅上刻点较细,每鞘翅上有9条,其长短比较一致。估计这就是桃象甲虫名字的由来吧!卵椭圆形,长imm,乳白色。幼虫成熟时体长12.5mm,乳白略带黄色,背面拱起,无胸、腹足。师体长8mm,淡黄色,稍弯曲,头、胸背面褐色,有长刺毛,腹末有大的褐色刺1对。
桃象甲虫危害症状
桃象甲虫生活习性
1年发生1代,主要以成虫在土中越冬,也有的以幼虫越冬。翌年春季桃树发芽时开始出土上树为害,成虫出现期很长,可长达5个月,产卵期历3个月。因此,早期各虫态发生很不整齐。3~6月是主要为害期,以4月初幼果期,成虫盛发后为害最严重,落果最多。
成虫怕阳光,常栖息在花、叶、果比较茂密的地方,有假死性,受惊后即坠落地面或在下落途中飞逃。成虫主要为害幼果,以头管伸人果内,食害果肉。果外蛙孔圆形,被害果面蛀孔很多,孔外有黏胶流出。成虫也食害花萼,咬成缺口或圆形小孔。
有时食害叶片,咬成大小不同的孔洞,还能食害嫩芽。成虫产卵时以口吻在幼果果面上咬一小孔,深1mm,产卵于孔中,通常一孔产1粒卵,少数一孔中产卵2~3粒,一个果上常有卵数十粒。卵孵化后幼虫即蛀入果内为害,取食果肉和果核,一果内有幼虫最多可达数十头,幼虫老熟后,即从落果或树上的蛙果中脱出果外,潜入土中化婚。早期多在离表土10cm以内,到后期入土渐深,可达21~26cm。
桃象甲虫在果实内产的卵
桃象甲虫防治方法
1.人工捕捉成虫。利用成虫假死性,于清晨露水未干时,树下铺布单摇动树枝,成虫受惊后跌人,然后集中处理。雨后成虫出现最多,效果好。
2.清除虫果。勤拾落果和摘除树上的被害果,加以讴肥或浸泡在水中,可消灭尚未脱果的幼虫。
3.药物防治。在4月间成虫盛发期,喷90%美曲腾酯1000倍液有效,或80%敌敌畏1000倍液。在成虫出土盛期地面树冠下喷洒25%辛硫磷胶囊剂100倍液。
桃象甲虫:成虫
总结:任何果树重在管理,一分种、九分管,以提前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辅。今年某病虫害在某时间出现,明年出现的时间几乎相同,经验是日积月累,时间越长相信你也会成为种植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