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乾通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高性能应力吸收贴施工及参数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层极易产生反射裂缝,设置应力吸收层是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阻止或延缓反射裂缝产生与扩展的方法,高性能应力吸收贴是依靠自身的韧性和塑性变形吸收来自下层裂缝尖端处的应力,以推迟反射裂缝的发生时间为主要目的而设置在路面结构中的一种特殊的沥青混合材料。高性能应力吸收贴主要由改性沥青结合料与高性能抗拉材料混合而成,特殊的改性沥青胶结料在混合料中可以形成高弹性沥青网状结构,有很好的粘附性和防水性,尤其具有较好的抗疲劳性能,所以能够有效地推迟半刚性基层路面反射裂缝的发生。
沥青弹性恢复能力是影响高性能应力吸收层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根据反裂贴性能要求,分别在低温下测试,结果发现高性能应力吸收贴上的改性沥青弹性恢复性能较好,可用于高性能应力吸收层。高性能应力吸收贴上的沥青材料柔性比普遍大于80,也满足于应力吸收层的要求。
高性能应力吸收贴作为沥青面层与混凝土基层之间的夹层,如果不具备足够的抗剪强度,在车辆及温度荷载产生的剪切应力作用下将发生层间破坏,大大减少其疲劳寿命,严重影响其功能作用,造成加铺层结构提前破坏。为了保证中间层的路用性能,高性能应力吸收贴材料的抗剪强度应≥0.4mpa,以达到更好的吸收应力效果。
高性能应力吸收膜/贴有良好的韧性和弹性恢复能力,很好的解决了半刚性基层裂缝反射和雨水下渗的问题,有吸收应力、减少反射裂缝、防水、粘结力强等优点。
当裂缝产生后再进行处理时,路面已经收到了严重损坏,而且处治效果不明显,重新罩面成本又高,又影响交通。所以在裂缝产生前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面层与基层或旧路面之间加铺高性能应力吸收膜在减缓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发生,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公路承载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公路建设大量采用了半刚性基层加柔性面层的结构形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兴建的大量水泥路面目前也多采取了原路加铺沥青面层的“白加黑”结构,但由于半刚性基层的干缩性和温缩性以及旧水泥路面的各种接缝、裂缝,在这样的结构形式下,反射裂缝成为沥青面层主要的病害类型。高性能应力吸收膜
一般来说,防治反射裂缝的方法主要分为材料和结构两个方面。设置中间夹层高性能应力吸收膜即是采用高粘、高弹、高抗变形能力的材料从结构角度来防治反射裂缝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高性能应力吸收膜是使用高粘弹性橡胶沥青与抗拉胎基作为粘结剂的防裂封层,一般都为1.8mm左右厚度,设置于多缝或预计将会产生较多裂缝的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
半刚性基层由于其强度高刚度大,在我国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大力推广应用。但由于其干缩性大,容易产生干缩裂缝。这种裂缝很快就反射到沥青面层,使得沥青路面过早的出现了裂缝。雨水通过裂缝不断渗入到基层当中,侵蚀基层,造成结构性的破坏。传统热拌和沥青罩面6个月后,反射裂缝就要上来,而且每年以2.5cm的速度向上反射。
在基层和面层之间加铺一层高性能应力吸收膜,能很好的推迟反射裂缝的全面发生,有效减缓反射裂缝的出现。同时由于高性能应力吸收膜具有良好的弹性恢复性能,能很好的保护道路的基层免受水的侵害,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高性能应力吸收膜作为结构层的一个中间层,其厚度很薄,仅为1.8mm。因此,对其材料的性能有着很高的要求,其结合料必须具有高弹性、良好的高低温性能。
采用高性能应力吸收膜既能够有效解决半刚性基层的反射裂缝,同时施工简单无废弃物,既保护环境又节约资金。
高性能应力吸收膜表面的高强度耐高温织物具有较大抗拉强度,能有效抵抗层间裂缝处拉应力,限制裂缝宽度发展,起到了加筋的作用,提高了沥青路面局部结构层的抗拉强度。高性能应力吸收膜中的聚合物是具有一定粘弹性的材料,并有良好的低温柔韧性,铺设在沥青路面层间,相当于设置了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也具有良好粘弹性的复合层,裂缝处的拉应力通过良好粘弹性复合层的扩展并逐渐衰减到更宽范围,能起到吸收拉伸能量的作用。
高性能应力吸收膜对于公路建设来说,可以大量节约建设投资,为解决当前路面存在的裂缝反射、雨水下渗、侵蚀基层等问题找到了合理的技术途径,为使用者提供一条耐久、平整、舒适、安静的环保路面结构。具有显着的环保效益和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通过对高性能应力吸收膜试验段的铺筑和观测,总结得出高性能应力吸收膜不仅可以铺筑在旧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而且也可以直接铺筑在旧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并且具有施工可操作性强,几乎不增加施工难度,施工期短,减少施工阻断交通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既大大改善了路容路貌,也有效阻止饿了反射裂缝的发生,并防止雨水的下渗,提高了道路的使用性能。
一、沥青道路病害养护改造工程-----裂缝部位应力吸收贴技术说明抗裂材料说明:为预防裂缝反射,在铣刨后的裂缝病害部位铺设高性能应力吸收贴。设计说明:1、参考华东地区极端低气温-15℃左右,为防止应力吸收贴低温脆裂,高性能应力吸收贴的低温柔韧性要求为-20℃,即所选材料必须在-20℃低温环境放置12小时,经十次以上折弯不出现裂缝。2、为避免应力吸收贴中的高粘沥青被高温沥青混凝土熔融造成应力吸收性能损失,吸收贴的软化点必须>85度以上。3、本工程高新能应力吸收贴要求为内置高模量聚酯布加筋,外层的沥青聚合物层可以保护芯材不会被交叉施工车辆破坏。4、高性能应力吸收贴在承受沥青混合料高温状态的碾压后,损失厚度<15%。施工结束后钻芯取样高性能应力吸收贴的厚度平均保留值>1.5mm。施工说明1、对铣刨后的施工面清洁、清扫处理。2、喷洒粘层油在铺贴高性能应力吸收贴前,应在施工部位均匀喷洒粘层油,用量0.3~0.6l/m2,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成后,再铺设高性能应力吸收贴。3、铺贴高性能应力吸收贴按设计要求的宽度,以裂缝为中心线,将成卷的高性能应力吸收贴展开,以伸缩缝(裂缝)为中心线,左右各1/2铺放在防裂部位,隔离膜一面朝下,撕掉下面的隔离膜,将高性能应力吸收贴平坦地铺贴在基础面上。4、高性能应力吸收贴铺设完毕后,用砂包或压辊将高性能应力吸收贴压平。5、遇两块高性能应力吸收贴搭接,宽度应在8~250px。搭接处用压辊压实,使其粘接牢固。摊铺沥青混凝土,在铺贴好的高性能应力吸收贴上面直接摊铺沥青混凝土。注意事项:1、基面潮湿及雨、雪天不得施工。2、气温低于5摄氏度时不宜施工。3、沥青混凝土摊铺时车辆不得在高性能应力吸收贴上就地碾转掉头。4、乳化沥青粘层没有完全破乳前严禁铺设高性能应力吸收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