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走势变数多
未来,中国钢材出口能否延续增势?对此,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国内粗钢产量、价差以及国际市场需求等变量都将对钢材出口产生影响,中国钢材出口难现大幅增长。
在朱畅看来,2月份,中国钢材出口环比就有下行可能。“实际上,1月份中国钢材fob与东南亚cfr的价差已有所收窄。”朱畅介绍道,1月份,中国热轧卷板fob较东南亚地区cfr的价差从2018年12月份的40美元/吨下降至15美元/吨。考虑到运费等成本,中国热轧卷板出口价格或高于东南亚cfr。
此外,春节期间减产及人民币升值也不利于钢材出口的增长。据钢铁网预计,1月下旬中国粗钢产量或继续下降,全月日均产量在225.23万吨,环比下降1.72%。在国内消费总体平稳的情況下,临近春节部分钢材減产会对出口造成一定影响。
记者18日从工信部获悉:去年,我国钢铁行业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市场秩序明显改善,全行业经济效益创历史 水平。
从产量看,去年我国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产量分别为7.71亿吨、9.28亿吨和11.06亿吨,同比分别增加3.0%、6.6%和8.5%,其中粗钢产量创历史新高,去年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8.7亿吨,同比增长14.8%,国产自给率超过98%。
从价格看,受供给侧结构调整、环保督查、市场需求旺盛等因素共同作用,去年我国钢材价格高位运行,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平均为115.8点,同比增长7.6%,行业效益达到历史 水平。去年,我国钢铁行业实现利润4704亿元,同比增长39.3%。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1月份,中国出口钢材618.8万吨,较前一个月增加63.2万吨,环比增长11.3%,同比增长33.3%,钢材出口环比、同比均呈现增长。
分析师朱畅在分析春节前库存数据后介绍道,2019年春节前的钢材总库存低于2018年同期库存,减少的部分恰与出口量相当。这表明,在国内供需矛盾加大的情况下,企业更为主动地化解风险,积极出口缓解国内市场供给压力。
中国钢材出口增长也有外部因素的推动。数据显示,2019年1月份,全球钢价指数为193.6,环比下降1.22%,降幅有所收窄。亚洲地区的钢价指数以212.3领先全球。“作为我国钢材出口的主要市场,亚洲地区消费有所回温也拉动了1月份的钢材出口増长。”朱畅表示。
回首中国钢铁工业改革开放40年,刘振江十分感慨,“这40年,几百万中国钢铁人以钢铁报国的初心、钢铁强国的宿愿,勇立改革潮头,不失时机,迎难而上,用不懈的奋斗创造了世人瞩目的伟业,催生了中国钢铁工业的崛起、强大,为强国富民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中国成立初期,战争的创伤,一穷二白的家底,艰难困苦,百废待兴。 建设需要钢铁,造机器搞工业化需要钢铁,保卫新中国国防需要钢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