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大白菜病害如何防治?这门大白菜病害防治技术,必学不可!

2023-11-13 7:30:34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每年立秋后,大白菜种植正当时,大白菜是比较容易感染病害的蔬菜之一,这对于广大种植户来说是较为烦心、头痛的事。目前,大白菜在栽培过程中所遇到的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和干烧心病等,其中,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简称白菜的三大病害。这些病害发生后,既影响白菜的品质又影响白菜的产量。
一、病毒病
在大白菜的幼苗期。如果植株染上病毒病,最早时心叶会出现明脉及沿脉失绿,继而发生皱缩卷叶,受害叶片会逐渐畸形,叶脉上产生坏死斑点,并逐渐扩大成条状。与此同时,叶脉出现裂痕,严重矮化,不结球。根据染病程度的深浅,轻者病株畸形、矮化,叶片皱缩,部分结球,品质差,降低商品性。染病严重的,根系不发达,须根少,病根切面黄褐色。同时,发病早晚也会对植株有不同的影响,发病早的植株停止生长,不能包心;发病较晚的植株,生长缓慢,能包心,其中伴有黄绿相间的花叶。
病毒病多发生在苗期,一般6片真叶以前容易受害发病。染病越早,病情越严重。6片真叶以后受害明显减轻。病毒病的发生与气侯、管理等因素有关,大白菜播种后如果遭遇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根系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会导致抗病力下降,加上高温干旱有利蚜虫发生,传播病毒几率高,病毒病发生严重。另外管理粗放,缺水、缺肥会无形之中加重病害发作。
二、霜霉病
霜霉病在大白菜的整个成长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幼苗期、莲座期、结球期、采收期等均可发生,主要症状是先从大白菜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在叶片上产生水浸状、淡黄色多角形病斑,并逐渐扩大,变为黄褐色,严重时叶片干枯,不能食用。
霜霉病的发生与气侯、品种和栽培技术等因素有关,如果遇到空气湿度大,就有可能发生霜霉病。如果播种过早,密度过大,会出现空气流通缓慢,再加上田间排水不良,湿度过重,就会发生霜霉病。
三、软腐病
软腐病多在包心期开始发病,病株从叶柄基部开始发病。染病部位最初为水浸状半透明,慢慢扩大为淡灰黑色,并开始腐烂,病组织黏滑,失水后会溢出污白色菌脓,并伴有恶臭。
软腐病发生的轻重与气侯、茬口、播种期等有关,如果降水过多,地表积水且久不排出,就很容易发生软腐病,另外播种过早、连作地块也是发病重灾区。
四、干烧心病
干烧心病一般发生在白菜莲座期,主要症状为幼嫩叶片表现干边,到结球期症状尤其明显,叶片上部逐渐变干、黄化、叶肉呈干纸状,叶脉黄褐至暗黑色,发病部位主要在叶球中部。
干烧心病的发生与缺少营养元素钙、锰有关系。
五、大白菜防治技术
关于如何防治大白菜的病害,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先用良种
选用高产、优质、抗病的优良品种,这是大白菜丰产丰收的前提条件。
(二)平衡施肥
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以保证大白菜生长期的营养,增强抗病性。提倡高畦直播,以利排水、防涝降湿,减轻霜霉病、软腐病的发生。
(三)茬口安排
大白菜的前茬以茄果类、瓜类、葱蒜类为宜,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或邻作。
(四)种子消毒
在大白菜播种前,可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常见的方法是采用温汤浸种法,播种前用50°c温水浸种20—30分钟,后立即移入冷水中降温,晾干后播种,可有效预防白菜黑斑病、黑腐病、炭疽病等病害的发生。还可用25%甲霜灵拌种,毎5千克种用药40—60克,或用种子重量0.4%的福美双或百菌清拌种,可防治霜霉;用抗毒1号1:10拌种,可防治苗期病毒病。
(五)适期晚播
大白菜播种过早,霜霉病、病毒病、软腐病等病害往往发病严重,晚播病害发生轻,但包心不实,影响产量。一般在“立秋”后2—3天播种,病害发生较轻。
(六)加强田间管理
要加强田间管理,避免田间积水。
总之,大白菜病害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要以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并加强田间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杜绝病害的发生,确保大白菜丰产丰收。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