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清明已过,农事要开始警惕这些方面!含小麦、花生、玉米、水稻等

2023-10-11 19:11:44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温馨提示:点击关注,您就可以免费收到中原农资宝典每天为您推送的最新政策资讯。价格行情,农技科普等内容。谢谢您的关注与转发。“清明前后,种瓜得豆”,由此可见,清明节气是作物的一个重要农事操作点!今天,中原农资宝典就综合整理一下,看看近段时日农事又该忙些什么了!
先来看看重头戏“小麦”
“小麦清明拔三节,新笋一夜成高竹”现在正是小麦拔节期,是小麦两级分化的开始,就是说能成穗的会迅速长起来,不能成穗的就开始死亡了。因此拔节期管理的重点是让小麦多成穗。当温度稳定在18℃时,就是小麦拔节的开始。也预示着小麦即将进入孕穗期,部分地区的小麦已经进入了扬花期,中原农资宝典提醒农户朋友一定要注意下面三方面的农事操作:
一、施肥
1.注重中微量元素肥料的补充
拔节肥是高产小麦的关键性追肥。小麦在拔节期生长发育都旺盛,既长茎秆和叶片,又进行麦穗的幼穗分化,需要较多的养分,这时抓紧施肥可以增加穗数和结实率。拔节肥主要是施用速效氮肥。要注意:拔节肥要合适用量、时间恰当,要根据苗情和地情分类掌握,既要防止脱肥早衰引起穗少粒少而减产,又要防止过肥过旺,引起倒伏而减产。
该如何施肥呢?
从高产小麦的长相看,拔节期出现叶色褪淡是正常的,它反映了小麦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阶段,中部叶片不应该旺长。所以应在这小麦群体叶片褪淡之时,也是基部第一节间伸长到定长之时,施用拔节肥最为合适。这时施底肥不仅不会引起倒伏反而有利于壮秆大穗;
而对于苗情过旺,叶片仍然绿色,叶片大而披垂的麦田则可以不施或推迟到叶片褪绿时再少施,否则会造成群体过大茎秆软弱而产生倒伏导致减产。
2.对基苗不足的地块
不下雨就浇一次水,并施入氮肥。
3.对基苗大的地块
建议喷施中微量元素肥料+功能性叶面肥,比如说钙硼液+大剂量芸苔素,再用200g磷酸二氢钾,或者可以用鱼蛋白、海藻酸、甲壳素等叶面肥,促进小麦的光合作用,增加小麦抗倒伏能力。
二、赤霉病最佳防治期,见花打药
未来十几天内,河南全省都将会有雨水,非常有利于赤霉病的发生,各农户要密切关注当地短期天气预报,特别是作为小麦赤霉病常发区、重发区的豫南麦区更应高度重视。
防治药剂可以参考:氰烯戊唑醇、戊唑咪鲜胺、甲硫戊唑醇、丙硫菌唑等新型防治药剂,特别需要注意,要“主动出击,见花打药”。
另外,如果是在小麦抽穗扬花期间,就等小麦全田有70%左右的麦穗都抽齐并扬花时,在晴天喷施第一遍药,如果是在抽穗期间遇雨,就在雨前及时喷一次。
三、小麦拔节期的主要病虫害
1.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小麦拔节期是防治虫害的最佳时期;
具体防治措施点击以下链接查看:
河南省病虫害防治战全面打响,各地市重点要防这些!【附重要天气报告】
【值得收藏】农作物病虫害分类及防治配方,含小麦,油菜花,蔬菜等…
重在预防!4月红蜘蛛进入爆发期!
2.主要病害有:锈病、白粉病、同时也是减轻纹枯病危害的最后时期。而且拔节后,小麦会长高,田间会封垄,以后再打药控制纹枯病,效果就会非常差。
具体防治措施点击以下链接查看:
【快扩散】小麦赤霉病的最佳防治时期和用药方法,再不知道就晚了——
【紧急通知】小麦条锈病进入盛发期,如何防治?
现在是防治纹枯病的最后关口,再不行动真减产了!
孕穗期:孕穗期的管理与拔节期大致差不多,管理重点是促进小麦成大穗。
1、适时浇水。小麦从抽穗到成熟是整个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多的时期,缺水会导致肥料利于率低,进而影响小麦抽穗,造成小麦穗粒数减少。保持适宜的土壤水份,对小麦子粒形成、提高粒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根据小麦生长需要和田间墒情,适时浇水,保证小麦生长的水份供应。特别是要把握好时间,适时早浇灌浆水,不仅可满足小麦生长需要,而且对平抑地温、调节田间小气候、防御干热风危害均具有重要作用。
2、注意进行生长调节。孕穗不但养分、水分要适宜,还有注意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引导生长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从而保证小麦大穗。
3、病虫害预防。 孕穗期主要预防的是锈病、白粉病、蚜虫、红蜘蛛。与拔节期类似。
注意:孕穗期需要的肥量也大,很容易出现脱肥现象,这样就要追施氮肥。如果当地的雨水多,还要特别注意预防小麦倒伏。
春花生
清明刚过,很多地方都开始种植春花生了,只为了能够早产果,早上市,比别人多卖个好价钱,但是,有的时候,往往早种的花生和晚种的花生,成熟期却几乎一样,造成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播种时地温过低,导致早种的花生发芽出苗的时间被拉长。
我们在播种春花生时,有2点需要重点注意:
1.播种时间
对于花生来说,播种时间的选择至关重要。建议各位农户朋友根据土壤下10里米处的地温来决定。当地温在12度以上,最好是在15度以上(气温20度左右),是比较适合播种花生的。
春花生什么时候播种?
一、播种温度三原则
1、节气
不同的地区,适宜的播种时期有很大差异,例如长江流域在3-4月下旬,而北方大花生区以及花生产区多在4月下旬-5月上旬。
2、播种后10-15天温度
花生出苗天数和平均温度密切相关,播种后15度需要20天,23度需要一星期,大概温度差一度,出苗时间错一天半。
3、春花生适当晚播
在种植花生的过程中,花生适播期内播期相差25天竟然一起成熟,主要是因为播种早、温度低、各方面生长缓慢,而播种晚的温度高、生长比较快,因此成熟期间差别不大。
1.正确种植方法
1、播种方法
花生播种按照栽培方式分为露地播种和薄膜覆盖播种,按照作业方式分为人工点播和机械播种。建议在播前3-5天,种子晾晒8小时左右。
2、播种密度
种植密度需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土壤肥力、选用品种和栽培条件而定。
3、播种深度
一般以5cm为宜,露地栽培深不能超过7cm,浅的不能浅于3cm。
4、播后镇压
播后镇压可以确保全苗,既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又可以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防治种子落干,有利于种子萌发出苗。
春玉米
种植春花生的时候,春玉米也是可以种植的,一般需要掌握好下面这几点内容:
1.春玉米品种选择
春玉米要选择生育期在112天以上,根系发达、株型紧凑、叶片上冲、生长健壮、抗逆性强、单果穗、大粒型的玉米良种。播有要精选种子,去掉小粒、病粒、秕粒的种子,晒种2-3天,能增强种子的吸水能力,提早出苗,提高种子纯度和幼苗整齐度。提倡种子包衣,能有效防治地下害虫、提早出苗的功能。
播种时间切忌过早:春天天气变化异常,播种过早极易出现春旱和倒春寒现象的发生,加上地温较低,发芽不仅慢,还容易粉种、坏种,北方地区容易发生丝黑穗病。特别建议大家等到土壤下10厘米左右深度的地温,稳定在12度以上再去种植(气温20度左右),比如黄淮地区的春播在4月下旬为宜,东北、西北在5月上旬。
另外,如果提前种植的话,建议使用地膜覆盖,并随时注意中短期天气预报,当寒潮来临前,及时浇水保温。
2.春玉米种植密度
春播玉米提倡等行距平播,大穗型玉米品种,每亩播种密度每亩4000株左右,行距67厘米,株距25厘米。如因干旱或冻害等原因造成晚播或补种,可选用中熟紧凑型品种,一般每亩留苗5000株左右,行距67厘米,株距20厘米。
在春玉米出苗后2-3片展开时,即可开始间苗,去掉弱苗和自交苗。当幼苗达到3-4片展开叶时,即可定苗,保留健壮、整齐一致的壮苗。玉米壮苗的标准是:叶片宽大,根多根深,茎基扁粗,生长敦实,苗色浓绿。
忌覆土过厚,深浅不一:播种深度一般为3-5厘米(干燥砂壤土可深播到8厘米),最适宜的播种土壤水分为75%左右,即手握成团、落地即散。
3.春玉米施肥
增施磷、钾肥,调整氮、磷、钾比例。如亩产600千克的玉米,每亩施磷酸二铵20千克,尿素25千克,硫酸钾25千克,实现全面施肥,氮:磷:钾比例为1:0.7:0.9。播种时70%化肥加全部磷、钾肥一次性底施或侧沟深施,另外30%化肥在10片叶展开时一次性追施,施肥位置在苗侧15厘米,深15厘米。
忌种肥隔离不够,造成烧种:一次性施肥时,底肥深施10厘米以上,与种肥同播时,隔离不能低于8-10厘米,能够避免烧种,或遇雨时种子被挥发的肥料侵蚀,造成粉籽、烂籽的现象。
2.春玉米中后期管理
1、中耕除草:中耕除草可以疏松土壤,有利于根系呼吸,使根向下深扎,有利于土壤生物活动,促进土壤有机质分解,增加速效养分;除灭各种杂草,可减少养分了水分消耗,垄面干净;可增加热量的吸收,提高地温,这些都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此外,干旱时中耕还可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起到防旱保墒的作用。降雨后,土壤湿度大,中耕可以促进水分蒸发,起到散墒作用。
耕除草要注意质量,把玉米苗旁和垄背杂草除净,严防伤苗。要做到深中耕,多培土,这时已进入拔节期,玉米苗已长大,不怕压苗,中耕深度以15-20厘米为宜。
2、追肥浇水:要在春玉米拔节前后,加强苗期观察,出现叶色变浅的情况,及早追肥。追肥量按预计产量的多少确定,预计亩产600千克的追肥标准氮肥不应少于60千克,预计亩产800千克的应不少于80千克。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以后的一段时间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此时期玉米日耗水量每亩达5吨以上,有水浇条件的,一定要灌足一次水,无水浇条件的,要做好蓄纳雨水的工作,以提高抗旱能力,增加结实率和粒重。
3、适时收获:春玉米多数是生育期长,产量高的中、晚熟品种,收获期可适当晚些,可在早霜后收获,以利干燥。
水稻
1.播种时间
只种植一季的水稻,一般在3月底4月初播种,清明过后正是水稻播种的最佳季节,而这段时期也是温度下降、倒春寒多发的季节,那对于已经播种完的水稻,如果突遇降温,要在下午3点前关闭棚膜,储存温度以抵御寒冷。
2.受冻处理
对已经受冻害的苗床,可根据实际情况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以及sod酶等,促进秧苗的生长,切忌捂棚管理,进行正常的温度、水分管理,心叶展开,出现三片活叶时可及时插秧。
3.需要特别注意
包衣后的种子在播种前,要放在0℃以上的环境进行保存,避免低温对种子造成损害,如果在保存的过程中操作不当就会严重影响芽率,导致播种后出苗不齐,甚至不出苗的现象,希望各位猫友高度重视! 
棉花
清明过后,棉花也到了播种期,正常情况下,棉花播种期间大致在4月10日-5月10日之间,在当地土壤下5厘米处地温连续5天稳定14度即可播种(气温20度左右)。
但近几年因为倒春寒,这个时期常常有阴雨天气,气温低土壤湿,常造成棉花苗期期发病比较重,不利于保全苗,所以我们可以适当地晚播几天。
另外,建议各位猫友适量播种,点播或穴播,每穴1粒,每亩需种子1—2公斤,播种量过大,既浪费种子,出苗后又易形成高脚弱苗,病害发生重,播种深度严控在1-1.5厘米,覆土严控在1-1.5厘米,深浅要一致,力求做到“浅播种、匀下籽、低错位(膜孔错位)、少覆土、匀覆土”。
总之,清明过后,作物管理要提上日程了!结合天气状况进行种植,特别是温度适宜,不能盲目跟风;地温过低,会造成作物出苗不齐;病虫害防治更要提上日程!
中国气象局:今年旱涝灾害较重!极端天气偏多!请大家务必做好一切准备!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将持续到2019/2020年冬季,强度为中等至偏强,对我国的影响也将持续。预计今年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将偏差,降雨呈“南多北少”分布,旱涝灾害较重,极端天气事件将偏多,江淮、江南降水偏多,长江中下游可能有较重汛情并发生阶段性洪涝灾害。
从今年初开始,国内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南涝北旱格局,北方降雨十分稀缺,南方则是阴雨连绵。随着时间推移,播种季临近,这种极端气候对春耕将产生更为明显的影响。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预测报告,今年气候总体偏差,自然灾害较重、极端事件较多。受厄尔尼诺的影响,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降雨偏多,同时,北方地区可能降雨偏少,容易形成“南涝北旱”。
据媒体消息称,近日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组织召开2019年春季厄尔尼诺及气候预测会商会。在这次会商中,预测指出今年汛期降水分布将呈南多北少形势,由此产生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分布不均的空间分布状况将更为突出,也就是说我国南方更容易暴雨成灾洪涝爆发,而北方则更容易晴天少雨并引发干旱。
2019年,我国南北方的天气格局似乎确实有这样的趋势——北方“超级偏暖”雨雪稀少,很多地方气象干旱不断发展,但在南方,连绵阴雨成为天气主题,很多南方人对阴雨天气表示已经受够。比如3月以来,我国雨水集中在南方地区,华南多地已经降水明显偏多,而北方多地则基本没多少降水,很多地方降水相比常年同期偏少。这种情况可能正是受到了厄尔尼诺的影响。
随着播种季的到来,此次厄尔尼诺现象所造成的南涝北旱现象,对东北玉米主产区的影响正在不断扩大。
世界气象组织预测指出,到2019年5月,厄尔尼诺发展的可能性为50%至60%,意味着厄尔尼诺仍可能继续延长到春夏季,对我国天气产生长期的影响。这样来看,今年我国的天气还真可能会比较异常,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的农民朋友都应该有所准备。
河南气象:后天开始 河南大部地区有阴雨天气 南部降雨明显 并伴有强对流天气
8号 冷空气和雨陪你上岗
阴雨
8日,全省大部都是阴雨天气,尤其是南部部分地区还会有明显降雨,局部会有暴雨并伴有强对流天气出现!注意防范!
冷空气带着风,受冷空气影响,8到9日全省东北风4到5级,局地阵风6到7级!
安全提示:近期我省大风天气较多,需加强森林防火和扬尘管控工作。大家外出踏青也要注意森林的用火规范!
9号 雨渐停 降温不停降雨渐停,大部地区的最高气温相比明天都有10度左右的降幅!
比如郑州:明天最高气温25度,9号最高气温15度!
10-11号 早晨冷到怀疑人生
10日和11日早晨,北部、东部和西部山区最低气温降至1到3度,部分地区将出现晚霜冻。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