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看宋代词人是怎样描写三农的场景

2023-10-11 16:36:42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在南宋中期,诗词中吟风弄月的风气是很盛行的,而对于三农这样现实题材的描写就显得弥足珍贵,三农指的是春耕,夏耘,秋收。这是一年农事的三个中心环节,而春耕又是最关键的,下面是宋代词人王炎的一首描写三农的作品,通过它,让我们看看古人是怎样描写三农的境况。
南柯子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译文:山色阴暗,彤云密布,天气有些寒意,马上就要下雨。几枝花朵上凝结的水珠象少女眼中的泪珠,夺眶欲出。不要因为风雨摧残着美丽的花朵而对着东风感伤惆怅。戴着蓑笠的农人每天早早的就出工,在相互交织,纵横交错相通的沟畔,田埂间劳作。人世间最辛苦的就是春耕,夏耘,秋收。而春耕又是最重要的,要是春耕有一场透水,那就有希望是一个丰收年。
王炎:江西婺源人,字晦叔,号双溪,宋代进士,曾任崇阳主簿。有《双溪诗余》,存词五十二首。
注释:塍(chéng),田间的土埂
赏析:这是一首反映农村春耕时节农忙情景的词作,词的一开始,就以“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二句描绘出令人欣喜的雨前征兆,这里的布景设置全是为降雨做铺垫。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在云阴重,雨意浓的特殊自然环境下,那娇艳美丽的花朵也呈现出色沉光暗的特异风采。
“数枝幽艳湿啼红”,此句写的极具特色,突出了气候特征对花之色彩的影响,显得非常贴切,形象。而且运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勾勒出浓重水汽中花之情态。雾气凝聚的水珠,在花瓣间滚动,闪烁着光亮,与那含颦娇啼,珠泪莹莹的香闺少女何其相似,赋予静态的花朵以生命的活力,很自然的引出下一句,“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古代的一些文人,不大关心民生疾苦,只是留恋时光,对东风感喟,或者见落花而伤感,怨叹怀才不遇,所留心的只是个人的荣辱沉浮,在这里,作者显然与此类文人有极大的不同。
田间劳作的农人,当然是无暇为惜花惆怅,他们没有这种闲情逸致,相反却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而欣喜,“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词人以赞美的笔调描绘出一副冒雨耕作图,写出了广大农民不避风雨,辛勤耕种的动人场景。
“人间辛苦是三农”,是词人目睹农村春耕繁忙景象而发的感慨,这是一年农事当中的三个中心环节,而春耕又是最关键的,词人熟悉农村生活,所以能准确的描绘和表达出来。
末句“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则写出了农人对降雨的普遍欢喜与渴求心理,与临风惆怅,望雨感喟的士大夫们形成鲜明对照。这说明,哪怕是自然界气候的正常变化,生活在不同阶层的人们所产生的心理感情也各不相同。
本词作者通过深入生活和细微的观察,将笔触伸向农村生活,并且通过对农村春耕场面的描绘,写出了农民的希求和愿望,全词情景交融,贴切自然,读起来一气呵成,毫无生涩之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描写三农场景的佳作。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共享资源。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