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有一类人很容易在【时间管理】这个课题上中枪的话,我就是这类人。
简单地说,两个孩子,两份工作。一个大概率会手忙脚乱的人生配置。
两个孩子,大的小学三年级,小的刚上幼儿园。下了班以后,只有我和队友并肩作战hold住她们。
我的本职工作,虽不至于加班到吐血,但八小时之内,也常常忙得像陀螺一样。
有个段子说:听说你们公司是一条龙服务哇? 对啊。我就是那条龙。
业余时间,在全网最虐的文叨叨写作社群做斜杠青年。运营团队的核心成员,催作业改作业360度花式拉拽式的陪练,这是我本职工作外的双加身份。
我还有一个自己的公众号,保持着月更1-2篇的频率。每年啃掉100多本各类书籍。
忙是忙,但我确实没觉得慌乱。而且,常被评价为:燃值担当。
这样来看,关于【时间管理】这个课题,我其实是有点厉害的。我天生行动力过人?还是有什么武林绝学?
【1】时间是一个鱼缸早上刷牙的时候,我又习惯性地盯着阳台上的鱼缸出神。突然间,我意识到:时间,不就像这个鱼缸一样吗?
我家的鱼缸不大,四十厘米见方。缸底铺着黑色沙粒,放着三四块大小不一的石头。一根沉木枝杈散漫,占据了鱼缸最中心的位置。水草微微晃荡,缸里的小鱼小虾小螺怡然自得。
虽然体积有限,但这个小小的景观,还挺好看的。
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鱼缸,一样大小,它就是时间。
我工作日的时间大概是这么分配的:
工作,8小时;睡眠,7小时;通勤,1小时;吃饭,1小时。
这些,是鱼缸里的石头,是我安身立命的根本,稳稳地占掉17小时。
去掉安身立命花掉的17个小时,剩下的7个小时,我可以做不少事:
跟写作相关的一切:做陪练,做运营,写文发公号,看书。这是我的愉悦。
和孩子家人朋友在一起,这是我的幸福。
这些,都是我发自内心的选择。
要想鱼缸好看,布景要有重点。小生灵们的活动,也需要足够的留白空间。
对待时间,也是同样的道理。
有重点,有留白,平衡共存,才能搭配出趣味来。
【2】空间有限,不能太贪心当时间有限的时候,真的没有办法做太多事。事事都想做,样样都做好,可能是一个空想。
鱼缸就这么大,东西放多了必然会拥挤不堪。做事情不是收纳羽绒被,可以挤掉空气,把它变得很小。
去年,有一个不错的跳槽机会。初创企业,职位升两级,薪资也会涨很多。三轮面试之后,我还是放弃了。初创公司,意味着每天的工作时间要延长3-4个小时,这会大大挤占我的愉悦和幸福时间。都不愉悦了,不幸福了,这种状态又怎么能持久呢?
对养育孩子这件无比大的事儿来说,确实挺费功夫的。很多爸妈,真的是天天围着孩子转。
我的建议是,可以试着分开来看。养和育,二八分。
孩子呢,吃饱穿暖,健健康康就好。我从不给孩子手洗衣服,婆婆总是看不惯。可我认为:洗衣机省时省力,干吗不用?实在洗不出来,大不了扔了。你觉得浪费?但我觉得,泡泡揉揉搓搓几小时,时间的浪费才是真浪费。
我会把时间更多地花在孩子的教育上面。一块画画做手工,一块看书学习做游戏,也一块去看四季更替。高质量的走心陪伴,比跟孩子外套上洗不掉的颜料较劲更重要。
当孩子们长大些,她们会记得:妈妈陪她们蹲在地上挖过蚂蚁洞,陪她们把巴巴爸爸的故事讲了200多遍。
我想,她们应该不会介意:妈妈没有每天把地板擦得锃亮,也没有穿过半个北京城给她们买网红的脏脏包。
我常常说:要做孩子们的榜样,而不是保姆。
晚饭后,家人围坐,灯光可亲。我写作,队友备考,孩子们看书。虽然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但这样共享时间,不就是最好的身教么?
你可能会好奇:家务活,要不要干?影视综艺,要不要看?当然要啊!我会一边刷完一边用手机看《都挺好》。家务和娱乐,不会占用太多时间,但一定要有。一心干活不需要放松的是机器。
那么,夫妻关系要不要花时间维系?其实,不太花时间。我需要大块时间做事的时候,队友会承包家务。队友学习的时候,我也可以一拖二。
互相支撑的队友情谊,大概率比送礼物看电影换来的表面浪漫更坚固。
【3】清除破坏水质的垃圾我有一个朋友,他跟我说:我也没给自己安排太多事啊,可为啥还老是做不完?
我想,你可以复盘一下,看看每天的时间都花去了哪里。
前一阵,我的这个朋友用app监控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每天在微信上时间都是3小时起!
去年9月份,我也遭遇了精力瓶颈。有一次跟孩子河东狮吼到身心俱疲,我终于想明白了症结所在。
二宝上幼儿园了,照顾孩子起床和按时睡觉的工作量一下子翻倍。大宝还是一如既往的磨蹭,二宝洗漱穿衣也样样离不开我。这样的日常起居,节奏拖沓,搞得我没时间看书,也没时间休息,时常暴躁得像个金毛狮王。
赶紧想办法,出组合拳来培养孩子的时间观。时间是最宝贵的,妈妈最不喜欢浪费时间。这两句话,我天天挂在嘴边。
当然了,光说教也不怎么管用。
想让孩子学会珍惜时间,最好的奖励就是时间本身。快快洗漱,就能节省出20分钟。这20分钟,孩子可以任意支配。所以,她们还挺愿意麻利一点,换得自由。
但如果她们玩疯了,以上方法也会失效。这时候,我只要喊一句:看谁先跑到妈妈这里刷牙?10秒之内,两只猴子就能欢蹦乱跳地集结完毕。这是适度竞争机制的魔力。
对于写完作业顺手收拾书包,睡前找好第二天的衣服这种小习惯,“21天好习惯表格”这个工具还挺有用的。周期开始前,就让孩子想好奖品,比如:仓鼠快跑小玩具,魔法棒造型的铅笔之类的。认真地打满21个勾勾,就可以兑现奖品。
虽然,让孩子100%自理还没完全实现,但,现在90%的情况,我都只需要温柔地提醒和适度帮忙了。省出来的时间,非常可观。
跟我的朋友一样,我也是微信重度用户。特别是做了写作社群的运营和陪练以后,每天不停的查看和回复消息,把我本就不充裕的时间切割得七零八碎。我现在的解决方案是:为了不误事,我还是会时常查看消息,但不会每条都秒回。不紧急的事情,我会标为未读置顶,等做完既定任务再一一回复。
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但【方法总比困难多】,也并不是一句鸡汤。
还拿鱼缸来打比方的话,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鱼缸的过滤系统,随时发现破坏鱼缸生态的垃圾,并及时过滤清除。
想想看:是不是有几只无形的小怪兽,偷偷吃掉了你的时间?抓住它,关起来!
【4】日常维护,应对变化即使你的鱼缸错落有致,灵动美好,过滤设备强大,也不能忘了日常的维护。比如,换换鱼缸的位置,换换缸底的沙粒,换换水草的品种。
为什么呢?
鱼缸的外部环境时刻都在变化。温度、湿度、光照......如果不随时调整,水质很快就会变差,小鱼小虾也会因为水质变差而心生抑郁,甚至生病毙命。没错,我采访过它们。
我们想做的事,想达成的理想状态,也常常面对着外界条件的变化。
去年,我一直参加文叨叨的健身打卡群。早上5点多就起床跑步+跳绳+keep,我就是鸡血本血没错了。那段时间,我达到了10年来的体重最低值,精神状态也极好。
可是,当我把写作立为19年最大的flag,忙着写作,忙着做陪练,忙着做运营,忙着看书,我尴尬地发现:我没时间运动了。真真的挤不出大块时间来!
但不运动,精神头真的不行啊。怎么办怎么办?
拿不出17小时之外的大块时间,我可以从17小时内找突破点。比如,通勤。骑自行车或者快走上下班,运动量适中,还可以听听写作课和思维课,日常补充营养。没花多余时间,却收获了更多价值。
更棒的是,公司楼下的健身房开张了。中午1个小时的时间,也足够出出汗了。
甚至,我还在亲子时间里加入了运动元素。拉着队友,带上孩子,一块波比跳、卷腹和跳绳,欢乐比想象的更多哟!
也许:
你搬了家,通勤时间变长了;
你转行了,工作强度变大了;
你生二宝了,吃喝拉撒都变成了大麻烦......
任何一条,都足以让平静的日子变得鸡飞狗跳。但变化真的是唯一不变的事。
【以不变应万变】并不是万金油。
更常见的情况是:【我有随时应对万变变化的能力,我什么都不怕】。
这才是终极大法。
最后的话以上,就是我关于【时间管理】这个大命题的一些小想法。
其实,时间这个东西,从古至今,无形无影,包裹着我们每一个人。这么一种东西,我们怎么管得了。
可以管的,无非是我们自己。是我们安排事情,处理问题和应对变化的心态和能力。
让我再总结一下:
时间,是有限的,对每个人都一样。别总想着做太多事,抓大放小,盯紧重点就好。时间不够用,要么是太贪心,要么是太懒。好好想想时间花在了哪里,找到那个关键问题,解决它。理想状态永远是暂时的。接受变化,允许短暂的失衡。积极调整,尽快重回平衡。这真的很像一个鱼缸,是不是?只要你布置好缸中景观,持续过滤掉垃圾杂质,随时调整维护,就可以让它一直一直好看下去,清澈下去,生动下去。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景观,但可以有相似的能力和方法。
希望我的这些小想法,能对你有所启发。愿每个人,都有好看、清澈、生动的人生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