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七大名将都曾投降,六人名垂青史,唯独此人世代遭到唾弃时势造英雄,英雄也造时势。三国是一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时代,名将多如过江之鲫。身为将领,都会以为主效忠为荣,但三国时期的七大名将都曾做过投降之事,而且六人都名垂青史,偏偏此人世代遭到唾弃。
第一个就是最负盛名的关羽,关云长,他曾经向曹操投降,但是却提出了要求,说自己“降汉不降曹”。曹操答应了,然后一直用各种丰厚的赏赐拉拢他。最终关羽在白马之战中斩了颜良,报了曹操的恩情,而后挥挥衣袖,跑去找大哥刘备了。
第二个则是和关羽有几分交情的张辽,张文远。《三国演义》里,张辽是在下邳和吕布一块被捉住,关羽等人为他求情,张辽才免于一死的;但正史上,张辽曾经先后跟随丁原、何进、董卓,最后才跟了吕布,吕布死后,张辽主动率领部队向曹操投降,后来成了曹魏名将。
第三个是因跟张飞大战而出名的张郃,张儁乂。张郃原本是袁绍手下的一员大将,官渡之战时,张郃被曹洪打败,袁绍又节节败退,张郃只得投降了曹操。汉中之战,夏侯渊战死,张郃临危不乱率众撤退;后来诸葛亮北伐,张郃又夺取了街亭,立下大功。
赤壁大战过后,刘备在诸葛亮建议下,将自己的战略重心放在了西川和云贵之地,在西南方向建立了自己的江山政权。不过这个时候,赵云却被刘备调出了核心圈子,转而成为贵阳太守这样的边界将领。转身来看他的兄弟关羽却被封为了荆州太守,拥有半数兵权,荆州更是富裕至极。张飞则是驻守成都,拥有都城的人事大权,其他一些好去处也是分给了刘封这样的亲属。诸葛亮则拥有运筹帷幄的军机大权,并且负责全国的政务大事。如此一看,赵云的待遇的确远不如刘备的核心高层,他虽然也为刘备卖力,回报却并不丰厚。
后来,刘备兵败东吴,并且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遗憾此生就此终结,日后匡扶汉室的任务就要交给军师诸葛亮和赵云等了。这个时候,赵云才被召集过来,并且刘备对他进行了一番叮嘱。原来,刘备深知赵云单薄名利,并且文武双全,要他一边镇守刚刚打下的江山,一边培养军事人才,毕竟自己的蜀汉人才梯队需要后人接济。关张属于创业一辈,年纪早已不小,唯有赵云还是年轻之人,因此对他更加期待。
结语: 许多人都声称刘备不懂用人之道,没有诸葛亮之前就是四处逃难。其实,刘备这样的君王自然也明白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赵云也的确提携了众多将领,为日后的蜀汉政权保卫坐下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