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草莓根腐病不用怕,从以下四方面来详细讲讲草莓根腐病的综合防治

2023-9-29 0:43:48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草莓的外观呈心形,鲜美红嫩,果肉多汁,酸甜可口,且有特殊的浓郁水果芳香,因其甜美的味道与易搭配制作而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而且,草莓营养价值高,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多吃也不会受凉或上火,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与此同时,草莓还可以巩固齿龈,清新口气,润泽喉部。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草莓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重茬的园区也在不断增多,从而导致草莓根部病虫危害的几率增大,草莓根腐病就是其中一种。
草莓根腐病在适宜条件下发病会出现连片死亡,此外,这种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一经传播会导致我们种植的草莓全军覆没,对草莓产量的危害极大。因此,在草莓种植期间,我们要认真的预防,从而保证草莓的优产高产。那么,我们在对草莓根腐病进行预防时,一定要对它深入了解,知道它的类型、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发病高峰期才能有针对的进行防治。下面小编就从以上几个方面来为大家详细讲讲草莓根腐病的综合防治。
一、草莓根腐病的病发症状
草莓根腐病主要危害草莓根部,分为急性型(草莓红中柱根腐病)和慢性型(草莓黑根腐病)。急性多发生在春夏两季,雨后叶尖突然凋萎,不久呈青枯状,引起全株迅速枯死。慢性型多发生在秋、冬两季,主要发生在冬暖日光温室栽培的草莓。植株发病后,下部老叶叶缘变紫红色或紫褐色,逐渐向上扩展,全株萎蔫或枯死。
根系变褐腐烂,易拔起,纵剖主根,中心变为赤褐色。定植后在新生的不定根上症状最明显,发病初期不定根的中间部位表皮坏死,形成1~5毫米长红褐色至黑褐色梭形长斑,病部不凹陷,病健交界显严重时,病根木质部及髓部坏死变褐,整条根干枯,地上部叶片变黄萎蔫,最后全株枯死。
草莓黑根腐病病株前症状
草莓黑根腐病根部症状
草莓黑根腐病病株中后期症状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后期“鼠尾状”的病根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病根内部的暗红色中柱
二、草莓根腐病的发病规律
1. 病原菌
引发草莓根腐病的病原为多种病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引起,但不同类型的主要病原也不尽相同,
如引起草莓黑根腐病的主要病原有立枯丝核菌、镰刀菌、腐霉菌、拟盘多毛孢菌等,
引起红心(中柱)根腐病的主要是疫霉,引起草莓白根腐病的主要有白纹羽病菌和壳球孢菌。
引起草莓鞋带冠根腐病的主要有蜜环菌等。
根腐病病原菌多以卵孢子在地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夏,卵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多年,条件适应时即萌发形成孢子囊,释放出游动孢子,侵入草莓的根系或幼根,从而引发根腐病。
2. 发病规律
草莓根腐病是由多种病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一大病害。以下环境条件很容易发生:
1) 土壤环境
草莓根腐病的发生与土壤环境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春、秋多雨年份,排水不良或大水漫灌地块,发病重。在闷湿情况下极易发病,重茬连作地,植株长势衰弱,发病重。重茬连作,土壤中的病菌积累多,是病害流行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老产区比新产区发病重。
2) 温湿度
由病株、土壤、水和农具带菌传播,当地温20℃以下,卵孢子发芽侵入根部。地温在10℃左右、土壤水分多时发病重;地温在25℃,即使水分多发病也轻。
3) 管理不当
土壤瘠薄,缺乏有机肥及偏施氮肥,施用未腐熟的基肥,发病重;过度密植,栽培垄过低,植株基部老叶多,垄土积水,通气不良都会导致发病严重。
三、草莓根腐病的发生时间
草莓红中柱根腐多发生在3月中旬至5月中旬,草莓染病后地下部发病迅速,特别是雨后初晴高温可引起叶尖突然枯萎,直至全株青叶枯死亡。慢性萎缩型多发生在9月下旬到11月上旬,草莓感病后植株矮化萎缩,下部功能叶片叶缘呈紫褐色或者紫红色,最后全株萎蔫死亡。根腐病是由草莓疫霉侵染所致,草莓疫霉以卵孢子在土壤中存活,卵孢子释放出游动孢子,侵入根部后出现病斑,后又在病部产生孢子囊,借灌溉水或雨水传播蔓延;也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越冬,来年春天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四、草莓根腐病的防治措施
根腐病属于土传病害,冬春季暖棚气温低、湿度大,条件一旦适宜极易引起爆发,要防治该病害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
1. 选用抗病品种
各地应因地制宜选择抗病品种,现已育成和引进的具有较强抗性的品种有新明星、宝交早生、石莓四号、戈雷拉、红实美、红冈特兰德、日本红丰等。草莓栽培在品种选择上,一方面要经常更新,引种时要严格检疫,不从疫区引种,另一方面要选用健康无病壮苗,并加强幼苗的药剂处理。
2. 合理轮作换茬
新种草莓的耕地,第1~2年不发病或很少发病。凡有条件的地方,应勤轮作换茬,这比施用药剂更加有效。新植地要能排能灌,通透良好
3. 加强栽培管理
1) 清洁果园,及时清除田间病株和病残体,集中烧毁。
2) 高温消毒,要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深翻土壤,灌足。水,选阳光充足、气温高的天气,地面覆盖透明塑料薄膜,利用太阳能,使地温上升到60℃以上,消毒10天左右。
3) 合理施肥,草莓施肥的原则是“适氮,重磷、钾”,施肥应以基肥和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
4) 科学灌水,在移栽时,要及时浇水或叶面喷水,以确保成活率;开花至果实成熟期间,要保证水分供应,但要严禁大水漫灌,严防田间积水。有条件的,可进行滴灌或渗灌。小水浅灌,灌水时间以早、晚进行为好。
4. 物理防治
1) 利用溴甲烷和氯化苦熏蒸土壤对草莓根腐病防效较高,有些地块防效可达100%。但溴甲烷对臭氧层破坏严重,将于2015年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
2) 利用日光对土壤进行消毒不但可以降低土壤病原菌数量,抑制根腐病,同时还有增产效果。
5. 化学防治
1) 预防措施
① 在育苗时用先科高锰酸钾2~4g/m2进行喷淋。移栽前后将高锰酸钾稀释为1500倍液,每株200ml进行灌根。在定植成活期和开花前,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药效。对于发现病株的田块,采用淋根防治。
② 发生根腐病的园区,叶面喷施根康灵600倍液,喷至叶面滴水,重点喷至根茎部位。通常草莓园应在移栽后结合浇水,每亩地用先科根康灵(冲施专用)冲施一壶。多年种植的草莓园结合浇水或者冲肥每年用先科根康灵冲施一两次,可以基本控制根腐病的发生。
③ 根康灵200倍加沝肥郎(徐州农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500倍液稀释进行蘸根消毒。
④ 缓苗期及坐果期(谢花10天左右)灌根或喷雾:在缓苗期灌根一次,喷雾2次;坐果期灌根一次,喷雾2次。使用根康灵200倍+沝肥郎500倍进行灌根或喷雾,间隔10天,苗期喷雾使用菜四快40ml兑水15kg。
2) 防治措施
发病初期发现病株,立即使用根康灵50ml+沝肥郎50ml,3天一次,连用两三次;同时叶片每7~10天喷施一次1000倍菜四快。病情控制后,转为预防。发病中期,根康灵200ml+沝肥郎50ml兑水15kg进行均匀灌根(喷雾效果更佳),3天一次,连用两三次。病情控制后,转为预防。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