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苗木质量的优劣,对种植成活率、幼树期的生长、结果期的早迟影响很大。因此,必须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采用合理的育苗方式,精细管理,培育健壮的种苗。无花果苗木的培育,主要采用无性繁殖。繁殖方式有压条、分株和嫁接繁殖等。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些方面的知识吧。
(一)压条繁殖
1、母株冬枝水平压条
无花果抽生的枝条多,枝条质地软,在已栽的无花果园采取母株冬枝水平压条。冬季修剪的时候,除留好主枝和结果母枝外,要把母株上靠近地面的枝条,包括不成熟枝与幼嫩枝,压成水平状埋土15厘米以上,第二年春扒去10厘米的土层,来促进萌发新梢。等到新根生长健全后,当6月份新梢都伸长到30厘米以上的时候,挖开土层。先从母株上切离,再将生根的压条隔15厘米留一新梢成一单株,并把它分别剪断,覆土施肥,让它独立生长成苗。这种方法,可以和冬季埋土防冻一起进行,省工省时,成活率高,幼苗生长快。
2、萌发新枝压条
4月中到7月中,是新梢生长旺盛时期。5月中的时候,母株基部新萌发的枝条长达20厘米以上,这时,挖10厘米浅沟,把枝条基部弯曲压入沟中,填土踩实,新梢顶部露出地面。6月中就可以生根了,7月中就可以切断枝条,让它脱离母株,并进行浇水施肥,成为新的植株。也可以让它在母株上持续生长,落叶后一次性分离成苗。
3、低主干压条
当种苗紧缺的时候,新种母株采用低主干,距离地面留4~5芽,剪去上部枝条,增加插穗数量。同时,采取强修剪后促使基部萌发新梢。4月中,当萌发新梢达15厘米以上时,进行培土压条,让新梢基部节间发出新根,任其生长。落叶后挖开土层,剪取苗木。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受冻害的母株,锯掉受冻害的主干,及早进行培土,让基部萌发新的植株。
(二)分株繁殖
无花果根系发达,具有根际附近产生根集苗的特性。果园光照充足,进行培土施肥,加强管理,成苗后可以分株;母株覆盖度大的时候,在6月的梅雨季节,切取根集苗,进行分株集中培植,及时浇水施肥,确保成苗。
(三)嫁接繁殖
无花果嫁接繁殖,主要用在更换新品种。把优良品种的枝或芽,嫁接在砧木上,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提早结果,还能增强适应性和抗逆性。
一般来说,在3月中到4月初无花果萌芽前进行嫁接。采用切接、腹接与高接都可以。选取一年生或者二年生充实的枝条作接穗,切接的接穗长度大约8~10厘米,下部3~4厘米削成斜面,另一面削成马蹄形小斜面,然后用切接刀在剪断砧木横切面的三分之一的地方垂直切开,把接穗插入,让接穗形成层与砧木形成层贴紧,用塑料带绑扎,防止干燥失水。
等到芽萌发伸长5厘米以上的时候,去除塑料带,新梢再用竹子诱引,防止台风折断。从无花果苗木繁殖方法看,组织培养成本高,嫁接繁殖方法花工多,繁殖速度慢。压条和分株繁殖技术简单,方法容易掌握,但繁殖率低,苗木根系素质差,而以扦插繁殖最好,繁殖系数高,苗木健壮,根系发达。
(四)苗木管理与出圃
1、肥水管理
无花果幼苗期需肥量大,必须早施追肥,补充养分,促进前期生长。追肥分2~3次进行,第1次为5月初,苗木生根展叶后,每亩追施尿素20公斤;第2次为6月初,每亩追施复合肥40公斤;第3次为7月初,观察苗情的长势,适当补施,每亩施复合肥10~20公斤。瘠薄土壤可以适度多施,防止僵苗不发。苗木生长势旺,适当控制追施氮肥。注意避免氮肥使用过多、过迟,引起秋梢徒长。徒长枝条生长不充实,养分积累少,抗寒能力低,冬季容易受冻害。
肥料尽量不接触根系,防止烧根。采用兑水浇施或者雨后土湿时进行撒施。苗木生长期间,及时清理下部萌发枝,这样对壮苗有利。
2、中耕除草
无花果幼苗期要及时中耕除草,避免杂草与苗木争肥争水。在出苗生根前后,幼苗根系脆嫩,尽量人工拔草,但要注意不能松动插条,可以避免影响根系生长。幼苗生长20厘米以上时,植株下部最好用除草剂防除。中耕松土的时候,要浅层疏松,防止断根。
3、苗木出圃
无花果苗木出圃,一定要落叶休眠后进行。挖苗过早,影响苗木素质和移栽成活率。挖苗过迟,幼树抗寒性弱,低温出现早的年份,植株地上部易受冻害或者失水干枯。一般来说,在11月中到12月初,苗木落叶后寒流侵袭前挖苗出圃。土壤干旱的苗圃,应该灌水后挖苗,有利于保护根系。苗木挖出圃后要及时假植,减少根系失水。假植地应该选择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场所。
假植沟深40~60厘米,挖沟时,把表土放在两侧,下层板结土放在外围。假植前,把苗木根部浸蘸一层泥浆,然后10~20株一捆,上部扎紧,根部散开,斜放排列于沟内。先取表土覆盖根部,用脚踩实。当覆土一半时,适度浇水,避免苗木根系干燥。覆土填满沟比地面高一点,四周开好排水沟,防止积水。上端枝梢可用稻草遮盖,防止风干和霜冻。
关于无花果这几种苗木繁殖的方法,就说到这里了,大家都了解了多少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自己种植无花果的经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