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欣闻中国高考制度将于2020年重大改革,新闻报道总书记亲自主持3次会议讨论。结合苏州实际,吴中区成立以来,人口结构目前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农村向城市转型迅猛发展。跟市区统一中考同步录取高中呼声不绝,市教育局也曾回应相关问题。但一直没有进展。苏州作为发达地区,改革的先锋,消除教育的不平衡,不公平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希望市委市政府认真研究,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在吸引外来人才的同时,打破瓶颈,破除藩篱,为了苏州的未来,造福广大吴中,相成的学子!谢谢!
市教育局便民服务员
尊敬的网友,您好!一、跨区招生涉及到现行的政府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问题。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五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教育工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教育工作。”《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也明确规定,“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在财政上,我省目前是实行省级直管,以县为主的体制。根据《江苏省政府关于撤销吴县市设立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的通知》,原吴县市撤市设立吴中区和相城区。在新的城区成立初期,为充分赋予其自主管理权限,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同意吴中区、相城区享受县级行政和经济管理权限。目前,吴中区与相城区及吴江区行政和经济均实行独立管理。根据上述管理权限,两区普通高中均独立招生,分别招收各自区域范围内的应届初中毕业生。而姑苏等区也只能招收自己辖区的初中毕业生。各区报考各自高中并不存在不公平,关键是各区要加强投入,加强管理,发展好学校,发展好教师,提高各自高中的教学质量,满足居民对优质高中资源的需求。2.高中学校大市招生的困难。苏州姑苏等区各高中校普遍规模不大,建筑较少,除了部分特色班项目能提供少量住宿,普遍走读。如果要求各校跨区招生,要解决学生的住宿问题也并不现实。二、目前吴中区高中生源及学校情况高中招生与当地的生源是有关系的。吴中区从2012年到2016年近五年的中考报名平均数为4964人,平均每年高中入学在2482人左右,目前吴中区普通高中有七所,三所四星级公办高中,三所三星级公办高中,一所民办高中(西交利物浦大学附属学校),优质学校比例较高,年招生能力超过2700人。相城区从2012年到2016年近五年的中考报名平均数为2936人,平均每年高中入学在1400至1500人左右,目前相城区普通高中有四所,两所四星级公办高中,一所三星级公办高中,一所民办高中(南京师范大学苏州高铁新城实验学校,即将对外招生),优质学校比例也较高,年招生能力超过1600人。因此,目前吴中区、相城区并不存在高中学位不足的问题,而是家长想要有更多优质高中的选择要求。三、我们的努力1.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从规划布局、办学条件、办学经费、教师队伍、管理体制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各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重点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全面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百姓所关心的这一问题就不再突出。2.高中特色项目共享苏州高中的特色班面向大市招生,服务学生的特殊发展需求。如苏州中学的匡亚明实验班,作为江苏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面向苏州大市招收具有理科特长、创新潜质、全面发展的优秀初中毕业生;苏州六中的艺术班,作为唯一的“江苏省艺术高中”每年面向苏州大市,招收有艺术特长学生,为国内外艺术院校、为社会培养优秀艺术人才;苏州四中的空乘班,作为中国民航学院合作实验项目,面向苏州大市,招收有志于空政专业的、且符合相关条件的应届初中毕业生;苏州三中作为“江苏省多语种实验学校”,允许面向大市招收德语和日语学生。总之,吴中相城高中段招生完全纳入苏州市招生规划,涉及到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目前限于特色项目的共享,要实现全面一体化条件还不成熟。当然,您的意见我们将向有关部门反映,今后如有调整会及时公布。感谢您对苏州招生工作的关注!
楼主,真心为你点赞,多少家长们的心声啊
我本身是姑苏区户口,园区娄葑也住了10年,因为房价的问题,不得不卖房换到郭巷独墅湖西。一路之隔。多少人骂我傻,改善房子居住和上学区房矛盾啊!子女如果还在现行体制下,大学梦实现难度无形中是否增大?谢谢大家支持,人心齐,泰山移!
好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应该是苏州市政府的奋斗目标,顶起来。
改善居住与高中学位这两者之间选择哪一个,都是一种理智的行为,不能说傻。
为楼主点赞!道出了吴中区大部分家长的心声。
我支持楼主,我也在关心吴中的中高考!!!
教育局这次回复的不错,有理有据还有“努力”
2017-10-20 11:4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