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8日上午苏州科技城医院在内科8号诊室坐诊的这位女医生(看神经内科的),你是不会看病还是不愿意看,你身后还坐着一位稍年轻的医生,我猜想她是你正在带或者在跟你学的新医生,而你却是这么忽悠我们这些病人的。28号我做完磁共振等了一个多小时,叫到号想让你看一下片子的情况,而你当时也在电脑上打开了我的片子,但你说看不了,要拿到了片子后才能看,我说之前两次都是做完检查再过来医生这边电上就能直接看了,你说不行,一定要拿了片子才能看,可是片子要29号才能打印,我说29号没空了,你说等我有空再去,再挂号找医生看。于是我在十一假期去取了片子找医生看,这位医生不是28号那位女医生,我说明情况后医生就从电脑上打开了我的片子,我还特意提醒医生说要不要看看我手中的片子,医生解释说,不用看你的,我电脑上就有,我说上星期的医生一定要让我取了片子再来看,他说不用,只要你在我们医院拍的片子我都能在电脑里看到。为什么同是科技城医院的医生,你这位女医生不能看,别的医生就能看,也许有的人会说每个医生看病的习惯不一样,但是我已经再三要求在电脑上看一下,况且我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了,但是你说不行的,然而我十一假期去的时候医生根本就没看我拿去的片子,还是看的电脑上的。也许又有人会说实体的片子比电上看更清楚详细,那是不存在的,后来的那位医生已说的很明白,都是一样的。发在这不为什么,只是因为很气愤,医生你只要说一句话,而作为病人的我们却要多跑一个来回,还要等,我还年轻跑的动,但是遇到年纪大腿脚不灵便的让他们怎么办。如果说当时电脑上还没检查的影象那也就算了,但是明明电脑上已经有了,就是不肯看,请问你是出于什么心理坐在那看病的???
高新区便民服务员
网友,您好!接到投诉后医院相关部门调查核实,了解如下:诉求人于9月14日,9月21日两次因“头晕”于神经内科科门诊就诊,完善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门诊予以对症止晕治疗,并预约颈椎mri)。诉求人于9月28日颈椎mri检查后就诊,要求查看颈椎mri图片,由于影像his系统存在延迟现象,当时未能完全打开查看完整图像,只能打开一张图片,不能全面评估患者颈椎情况,考虑患者当时头晕症状已基本缓解,周围性眩晕可能性大,遂建议患者9月29日取片后复诊,以便医生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告知患者平时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过快的体位改变,如有不适,可随时来院复诊。10月8日,医院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已与患者电话联系进行解释,患者表示理解。医院在今后的诊疗过程中,必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感谢您对医院的监督与反馈。【高新区卫计局】
医生一年那么辛苦才十来万,哎也是苦行当
现在医疗环境下,医生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我保护,自己行为是否符合守则,不符合的坚决不干,哪怕是如题主所说的在电脑上看一下!
开玩笑,一年打底30w
那你慢慢去开玩笑,就是被你们这种人传来传去,害得医疗工作者环境越来越差
科技城医院设备先进,医生都是实习的多
检查拍片、出来片子需要时间的。上午早一点拍片,一般下午就可以看到。但拍片晚或者病人多,当天就出不了片子。当天的电脑里没有传送检查结果,当班医生当然看不到片子。第二天,要是下载app家里手机上就可以看到片子。有些投诉是不了解出片子的流程,真不能指责当天的医生。
不愿做可以不做,别可伶
这个到时要问下原因,电脑上也是可以看的
你愿意做,你去做呢。别站着说话不腰疼
当时这位女医生已经在电脑上打开了片子了,看了一眼说看不了,要拿了片子才能看!!!一定要拿了片子才能看!!!
比医生辛苦的多了吧
你找两个出来看看,技术学几年,凭本事吃饭又不给高收入,看看外国
现在的社会意识完成了现在的社会现象,说到底就是服务性行业,已经做不到服务的宗旨了,还有很多,如医生以外,还有政府单位办事人员、房管中心;银行柜台等等,很多都拽的跟什么是的,没办法,平民老百姓,没权没势,说的一直点,上面房主只要认识主任医生好了,白天全搞定,以上也就他发发牢骚而已
网友,您好!
接到投诉后医院相关部门调查核实,了解如下:诉求人于9月14日,9月21日两次因“头晕”于神经内科科门诊就诊,完善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门诊予以对症止晕治疗,并预约颈椎mri)。诉求人于9月28日颈椎mri检查后就诊,要求查看颈椎mri图片,由于影像his系统存在延迟现象,当时未能完全打开查看完整图像,只能打开一张图片,不能全面评估患者颈椎情况,考虑患者当时头晕症状已基本缓解,周围性眩晕可能性大,遂建议患者9月29日取片后复诊,以便医生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告知患者平时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过快的体位改变,如有不适,可随时来院复诊。
10月8日,医院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已与患者电话联系进行解释,患者表示理解。医院在今后的诊疗过程中,必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
感谢您对医院的监督与反馈。
【高新区卫计局】
不会这么少吧
私立医院差不多,公立医院看着光鲜
如果单纯的把医疗行业看做服务行业,单纯的用服务行业的标准去衡量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学医之路多苦多累只有了解了才知道,从医之道多难多心酸只有自己体验了才知道,如果哪天真的医疗私有化,或者从医的越来越少,再者有点本事的医生都自己开个人诊所,估计就不一样了,但苦的估计会是老百姓,自己多了解点常识甚至简单的专业知识,相互理解体谅一下。
10来万的医生还真难找,为嘛我认识的护士朋友都是10来万?
慢慢吹,吹的再大点
2018-10-3 16: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