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钢板nm400
采用喷射成形工艺制备了耐蚀耐磨钢hsf340,对合金组织、力学、耐腐蚀、耐磨损等性能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hsf340组织中碳化物均匀细小,热处理后具备优异的力学和耐蚀耐磨综合性能。在1 180℃淬火+540℃回火后,硬度达到57 hrc,冲击韧性为22.5 j;在稀释王水(5%hno3+1% hcl)介质中年腐蚀速率为10.95 mm/y;同等试验条件下磨损质量损失不超过d2钢的0.4倍。 利用高性能耐磨钢高硬度、易加工的特性,成功实现了新型混凝土搅拌车的轻量化设计开发。新车型罐体减重约20~30%。根据对新车进行的连续四年使用情况跟踪测量结果表明,其耐磨损性能约为普通搅拌车的4倍。而且,由于罐体具有高韧性、高硬度的特点,能够很好地承受清除余料时风炮的撞击。混凝土搅拌车采用新型耐磨钢设计实现轻量化升级换代将成为趋势。
耐磨钢板5
耐磨钢板nm450
垂直提升刮板机是港口卸船机的取料装置,提升刮板机箱体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复杂的应力、摩擦和挤压等作用,导致箱体寿命很低。采用低合金高强度耐磨钢nm360替换q235钢,用于卸船机垂直提升刮板机的制造和维修,能提高管道寿命,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 以热轧btw中锰钢板为实验材料,借助ml-100磨料磨损试验机,研究以煤泥粉为软质磨料和石英砂为硬质磨料时其磨料磨损性能,利用sem分析其磨损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软质磨料磨损工况条件下,热轧奥氏体中锰钢和高锰钢的相对耐磨性低于马氏体耐磨钢,硬质磨料磨损工况条件下,热轧奥氏体中锰钢的相对耐磨性高于高锰钢和马氏体耐磨钢,因此热轧中锰钢更适用于硬质磨料磨损工况;无论软质和硬质磨料磨损工况,热轧中锰钢的加工硬化均高于热轧高锰钢,表现出更好的加工硬化性能。煤泥粉软质磨料对热轧中锰钢的磨损机制表现为微观切削磨损,伴随局部的疲劳剥落;石英砂硬质磨料对热轧中锰钢的磨损机制则为典型的凿削磨损和微观切削磨损。
耐磨钢板nm4
耐磨钢板nm450
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试验方法,对实验室试制nm600耐磨钢热轧后淬火态钢板在不同温度回火后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研究了回火温度对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淬火态试验钢经回火处理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显微组织由板条贝氏体+少量马氏体,逐渐过渡到粒状贝氏体+弥散的碳化物;贝氏体板条和马氏体板条发生溶解,位错密度降低;在温度高于200℃时,贝氏体铁素体板条的溶解,析出的碳化物所产生的强化作用已经不再明显,导致试验钢的各项力学性能出现下降。综合分析可知,试验钢在200℃回火时可获得较为优良的力学性能。 以热轧btw中锰钢板为实验材料,借助ml-100磨料磨损试验机,研究以煤泥粉为软质磨料和石英砂为硬质磨料时其磨料磨损性能,利用sem分析其磨损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软质磨料磨损工况条件下,热轧奥氏体中锰钢和高锰钢的相对耐磨性低于马氏体耐磨钢,硬质磨料磨损工况条件下,热轧奥氏体中锰钢的相对耐磨性高于高锰钢和马氏体耐磨钢,因此热轧中锰钢更适用于硬质磨料磨损工况;无论软质和硬质磨料磨损工况,热轧中锰钢的加工硬化均高于热轧高锰钢,表现出更好的加工硬化性能。煤泥粉软质磨料对热轧中锰钢的磨损机制表现为微观切削磨损,伴随局部的疲劳剥落;石英砂硬质磨料对热轧中锰钢的磨损机制则为典型的凿削磨损和微观切削磨损。
耐磨钢板n
耐磨钢板nm400
以工程机械用nm500耐磨钢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不同冲砂角度和冲击压力的冲蚀磨损试验,研究了nm500耐磨钢的冲蚀磨损方式和机制。结果表明:在不同冲砂角度和冲击压力的冲蚀磨损过程中,nm500钢整体冲蚀磨损性能表现为低冲击压力下磨损性能优于高冲击压力,大冲砂角度下磨损性能优于小冲角。nm500钢大冲角条件下冲蚀磨损方式主要是冲击坑,磨损机制主要是挤压塑性变形。小冲砂角度条件下nm500钢磨损方式主要是犁削和塑性变形,磨损机制主要是切削磨损和变形磨损。
对于准120 mm的厚断面si-mn-cr系低合金耐磨钢,研究了gn-4a以及60si2cr a和45cr三种耐磨钢由表层至心部的淬火组织,测得了由表至里的硬度分布,并分析了各工件心部的冲击韧度。结果表明:gn-4a耐磨钢被完全淬透,60si2cr a半马氏体深度为30~40 mm,心部为贝氏体和少量的珠光体及马氏体组织,45cr半马氏体深度不到20 mm,心部显微组织主要为珠光体和少量的贝氏体;就淬透性来讲,gn-4a专用耐磨钢 ,45cr最差;就硬度和心部的冲击韧度综合性能而言,60si2cr a ,gn-4a专用耐磨钢次之,45cr最差。 nm450耐磨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