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土壤的导水性能就是土壤传导水分的能力。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水在土壤中流动的难易程度。单位时间内,通过一定面积的水的通量,就是导水率,它的大小就可以说明土壤的导水性能的好与坏。
土壤的导水性能和土壤本身的含水量之多少有很大关系。不过一般也只分水分饱和时的导水率和非饱和水时的导水率。
饱和导水率是一个常数,因为在土壤中水流是在孔隙中通过,只有在孔隙中充满水的部分才能导水。空气所占部分对水来说是没有传导作用的,因为这部分孔隙没有水分,当然就谈不上导水了。饱和的土壤,所有的孔隙都充满了水,水在所有孔隙中流过,其水的通量达到最大值,而且是一个稳定的常数。由势能梯度为动力的水流,总是朝着势能降低
的方向流动,流速与势能梯度成正比。
砂质土壤的导水率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土壤孔隙中,水与孔壁接触,由于分子引力的存在,使得流体分子粘附在土壤孔隙的表面,这样在孔隙中间和孔壁表面就出现了一定的阻力,形成层流,影响了水的通量。另外,粘性土壤在淹水过程中,胶体颗粒吸水膨胀,导致土壤孔隙几何形状的改变,也影响到水的流动速率,闭塞空气也阻碍水流通过。
大家都知道,水在土壤中流动,是在土壤颗粒之间的孔隙中通过的。所以,土壤的导水率实际上是受孔隙的大小、形状和弯曲程度所制约。导水率也随含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另外,土壤中电解质的含量,土壤的膨胀性,还有流体本身的特性,如流体密度与粘滞度,都是影响导水率的主要因素。
山东方科仪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