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办?

2023-8-27 14:57:48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一位德国人,最近因为对中国教育的一番控诉,刷爆了中国的互联网。这位德国人他叫西洛特,在苏州一所私立学校当外教,一干就是八年,但春节前,他离职回国了。他是带着挫败感离开的,他说:“我一辈子也无法在中国看到真正的教育!只看到“被”学习压弯了腰的中国学生。他在中国看到4岁的孩子背诵拼音,5岁的孩子做加减法,而在德国8岁的孩子只会播种,栽花,除草什么的,简简单单地拆卸玩具,根本不知道1+1=2,但他们18岁以后的能力比中国28岁的人更强。从幼儿园起,中国的学生就不断被灌输爱国爱党教育,却没有人性关怀教育,这些政治教育对几岁甚至十几岁的孩子来说,简直是天书,有的内容连很多政治老师也搞不懂,这些教育的功能只是为了应付试卷上的标准答案,别无用处。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短暂的为了考试。与此同时,人性教育、逻辑教育却是空白。人性是人格的基础,缺乏人性体验和认知的人又怎样形成健全的人格呢?连健全的人格都没有,又拿什么爱自己、爱家人、爱社会呢?西洛特还认为中国教育的扭曲还体现在安全教育方面,很多学校实行的是无缝对接管理,从学生进校门到放学离开学校,每一分每一秒都有老师看着,下一堂课的老师没到班级,上一堂课老师不能离开,就像看管羊群一样。放学时,离学校不足50米的校门外,是密密麻麻的家长以及形形色色的车辆在等候,孩子到家后又被圈养在家里做作业,吃饭、睡觉。这个循环过程一般持续15年之久。孩子终究要离开学校、离开家庭、终究要独立生活,独立之后,如何去拥抱丰富的世界,获得饱满的生命体验?家长在校门口等待学生放学的盛况使这位德国人愤怒的认为:中国教育是把人生最珍贵的年华付给毫无意义、毫无发展价值的学习内容上,而舍不得花费一点时间去讨论和思考,记忆成了学习的唯一方法,高压成了教育的唯一手段,保护成了学生成长的唯一措施,他说:“这种学生成长的负面教育模式其实是对人性的一种摧残,是对人类的极大犯罪。”这位愤而告别中国教职生涯的德国人,直指中国教育的弊病,值得我们教育部门乃至所有教育人士深思。
市教育局便民服务员 尊敬的网友,您好!首先感谢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深思的案例。这位外教看到了应试教育带来的一些问题,但对中国教育目前的发展方向的认识,还是局限的。1.造成这种应试教育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高考的指挥棒。一是家长在目前中国的高考、中考模式下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前途,送孩子去接受超前教育、超纲教育,加重了孩子负担,又为孩子的辛苦而感到心痛、不舍得;二是学校和老师也为了学生能有个好的前途,抓得较紧,老师也付出了很多。然而,在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中要选拔人才,除了应试高考,还有什么方式是相对公平的呢?因此才有了江苏高考的不断改革,通过高考改革既想减轻学生负担、使每个学生全面而健康地成长,又要兼顾公平性和可操作性,确实是非常困难的。但我们依然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实践,不断地进行课改。2.苏州教育在教育改革上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改革对学校的评价标准,对学校采取发展性评估和综合评价,而不是仅依据学业成绩来评价一所学校,为学校和老师减负。二是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我们着手建立了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具有苏州特色的学业质量绿色评价体系。依据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法律法规、课程标准等有关规定,拟从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等四个方面综合评价学业质量。又从学生、教师、学校、家庭等维度将这些领域的评价内容细化成学习动力(学习自信心、学习焦虑、学习动机)、学业负担(休息睡眠、学习兴趣、做作业时间、校外补课、学习投入度、在校学习时间、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课业负担、课业难度、学习压力)、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数字化学习)等九项评价指标,构建中小学学业质量评价阳光指标的框架。利用这个管理平台及时了解学校课业负担、学生学业等方面情况,为学校及时调整教育策略提供帮助。三是重申减负原则,多年来,苏州市教育局严格执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五项规定》及《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意见》等文件,明确规定了学生的在校时间、节假日违规补课、违规成绩排名等。我们遵照执行国家、省教育主管部门文件要求和规定,在努力减负的同时,也要求每一位教师努力优化自己的教学工作,切实做到教学“七认真”,以教学“七认真”的素质、态度、行为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如布置弹性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做作业,等等。3.无论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阶段,我们始终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鼓励各校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特色个性化教育,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切的教育。4.建议学校、社会、我们每个人都要转变教育观、人才观,尤其是每位家长更要放平心态,孩子的发展要顺其自然,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品质和身体素质,即使学习成绩好,也不利于孩子今后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和家庭。从教育层面上,我们依然坚持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全面的提高。5.如果您有好的建议,希望能提供给我们,共同办好苏州教育。感谢您对苏州教育的关注!
我们的教育任重道远啊!
又能怎样,都知道教育有问题,体制教育,应试教育只能这样,高考还是看分数的,学区房还在炒上去了,变很难的,所以有钱人出国多,不行在回来
应试教育是公平的,哪一天如果取消了高考而进行推荐或者保送上大学,那么会有更多无钱无势的人失去机会。
重庆坠江事件,就知道
你觉的现在就公平了?
还不是有关系的找好学校,何为好学校那另外一说,有钱的买学区房,这就是公平?各种补习班,难道不花钱?
美国的私立学校也是压力大的但是很多的公办学校包括很多国家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基本都是开心的学习的,为啥我们不一样??中国孩子近视率世界第一,开心吗
西洛特走了,史密斯还会来;德国人去了,英国人接班。在中国,在苏州,“一干就是八年”的人却对我们的国情没有一点认知,能将中国教育说得一无是处,我还真是服了。我们有谁不知道或不以为自己国家的教育存有问题,而且有的问题其实还挺严重?可为何不好好想想问题的由来及为何总是难以解决?老外想不通搞不明白很是正常,我们也可以不加思考不做判断就同意并接受人家的论断,认同“这种学生成长的负面教育模式其实是对人性的一种摧残,是对人类的极大犯罪”之观点,以为我们的学校是监狱,老师是十恶不赦的罪人?简直是笑话!不要总以为外国人嘴里说出来的话就是对的,更不可妄自菲薄,来个自己全盘否定自己。教育改革之路漫长,其难度丝毫不亚于政经或其他行业。这其实不是教育一家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和全社会的大事,牵扯到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观念的转变和国家的发展需求及对合格公民标准的认同等一系列问题,绝不是你说改,我赞同那么简单。教育改革恐怕再也不是小打小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就能行了,而是要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统一行动了。注意到年初的中央教育工作会议就已经制定了近期目标,布置了任务,基本明确了方向,只可惜未见明显成效,有的措施因故未能实施到位。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教育改革又何尝不是如此? 当我们看这个不顺眼,对那个一肚子意见时,靠“呐喊”或发恼骚就能解决问题?耍嘴皮子谁不会?但想过如何正确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吗?自己为教育改革做过哪些努力和尝试,有过多大贡献吗?身为教师,我做到了言传身教,关爱孩子,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会他们如何自主学习,努力做到事半功倍吗?作为家长,我真正做到了不仅从生活上,更从思想上、精神上、学习上关心孩子,不但让孩子有健康的体魄,超强的学习和生活能力,更有百折不饶、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爱国爱家爱生活,做到始终乐观向上,笑对人生吗?我们关心孩子的精神世界并坚持做正面引导了吗? 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办?有谁能具体回答这个大问题?我只能说按中央制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办,遵从教育规律,做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需要改革的就改革,应该坚持的就坚持,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现在的教育学生,老师,家长觉的都是受害者,都在抱怨,得利的是谁?我们想想!看破不能说破!哈哈
无论如何,对于教育局这个认真、全面、客气的答复点赞。至于楼主的投诉,个人感觉真实跪的久了,一个在中国都混不下去了的德国佬,随便说几句话,你就视为金玉良言了?!他们不知道1+1=2?这话都能说,这话都信,那真不知道是说的人坏,还是信的人傻了。至于比中国人还优秀的说法,更是呵呵,他们以前过得比我们好,是因为掠夺的多而不是别的。外国的月亮早就没那么圆了,别再拿外国人讲怎么怎么样来说事儿!!
为苏州市教育局便民服务的回复点赞!
不同社会不同模式没有完美的。外国有他的好也有他的不好 在于你家长怎么看??美国有毒品枪支,也有很多先进的东西。孩子怎么走在于家长怎么看待引导。

2018-12-12 15:07:19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