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肉鸭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六个问题,送给养鸭人

2023-8-27 5:20:40发布次查看发布人:

近段时间以来,肉鸭养殖进入了高发期,对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疾病也越来越猖狂,养殖户都清楚带来的损失,如果找不到正确的治疗方案,别说赚钱了,就连保本都很困难,接下来就一线所反馈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解答与总结,值得各位养殖朋友重视。
一、为什么雏鸭前五天死亡多?
1、苗弱:种鸭感染疾病或孵化室感染是导致苗弱的主要原因。另外种鸭缺乏营养也会导致苗弱。常见病源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鸭疫里默氏杆菌、流感病毒等。此类弱苗表现为:腿部发暗,腹部鼓胀发硬,黑脐,气囊炎,肠胃空虚,卵黄吸收不良等。
2、苗小:种鸭开产前期的种蛋,蛋重小,孵化出的鸭苗体重小,生活力弱,前三天死亡率高。
3、饲养管理水平低。主要是由于育雏温度低、不均衡,密度大,聚堆、挤压,缺水等原因导致的。
a冷应激导致。死亡雏鸭皮肤皱缩,弱小,肠道后部,尤其盲肠中有水气(肠道和盲肠内物质成水状和气态)。
b热应激导致。俗称“出汗”“闷鸭”。死亡雏鸭羽毛湿乱,嗉囊和肠道上部有水气;粪便较稀且出现粘肛现象。
c煤气中毒。雏鸭大片均衡死亡,死鸭群中间或精神不振、频死活鸭。
二、如何减少后期大鸭的死亡?
1、30天左右的药物设计是关键。肠炎药+感冒药。
2、感冒病的预防是重中之重。感冒病的预防不在于药物,在于饲养管理细节。
3、严禁30天后使用毒性较大的药物,如痢菌净,喹乙醇,喹烯酮,金刚烷胺等毒性较大的药物。或大剂量使用氨基糖甙类药物。
4、严格控料,防止饲料霉变。
5、多用保肝护肾的药物,减轻肝肾负担。如电解多维,健力素,微生态制剂等。
三、如何降低肉鸭的料肉比?
1、饲料料号的使用比例是否恰当。
2、是否充分发挥利用了肉鸭前期生长优势?“二周定料比,四周定生死”意义。
3、棚舍条件“风水”如何?管理设定温度能否在20-24度。
4、饲养管理水平是决定同期饲养肉鸭料肉比的关键。控料技术,小群体饲养技术,温控技术,前期优势技术,疫病防控技术等。
5、疫病防控技术是否过关。
6、肉鸭出栏技术。
四、有的鸭场鸭肝炎、浆膜炎病为什么批批发生?
1、养殖环境污染,病源循环感染致病。鸭肝、浆膜炎病源能垂直、水平传播,抵抗力特别强,环境中不易清除,往往在鸭场中循环感染而致病。
2、鸭场预防技术不过关,存在侥幸心里。有的是抗体质量问题,有的是药物敏感性问题,有的是预防不彻底(药物剂量不够)问题导致的。
3、饲养管理粗放导致。温、湿、气、料、水等管理失误,应激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而激发鸭肝、浆膜炎。
4、其他疾病继发感染导致。
五、肉鸭地网成功养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温度要高,湿度要小。
2、扩群要快,地面补充。
3、高密风筒,小缓通风。
4、强化消毒,环境卫生。
5、治病要狠,预防要准。
六、雏鸭采食量偏低是什么原因?
1、鸭苗自身的原因。如小苗;苗源不纯等。
2、饲养管理因素。温度低,不均衡;缺水;密度大等因素导致雏鸭“老了口”,消化道发育不良,采食不旺盛,采食量低于正常数据。
3、疾病因素。“大舌病”前期感染或“大舌病”疫苗免疫不当;苗源带毒等。
4、饲料因素。杂粕多,粉料多,适口性差;霉菌毒素超标等。
另外,哪些药物适合一天一次,哪些药物适合前期,哪些药物适合后期,哪些药物疗程3天,哪些药物须用3天以上才见效,那些药物不能停水过长,哪些药物可以联合使用等等都需要考虑。所以,用药防病治病,效果不理想,不能简单的归结于“药物不行”,也可能受其他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应及时和兽医服务人员沟通,找到问题所在,调整优化方案,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