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蝉联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市区
2019-1-26 0:00:00发布345次查看
1月22日,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发文,表彰2018年度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单位,我市蝉联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市区,名列全省第一。这是我市自2016年推进全域美丽乡村以来,连续三年获此殊荣。
2018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省委和长沙市委安排部署,以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两大抓手,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突出工作重点,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共促共建新格局。出台了《关于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和《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成立了由书记、市长挂帅的领导小组。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群众为主体,成立市级乡村振兴研究会、乡镇乡村振兴推进会、村级乡村振兴议事会,搭建“三会”平台,营造三级联动共建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振兴的新格局。
二是拓宽融资渠道,创新建设投入新机制。按照“2000万元一年,一定三年”的标准安排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整合涉农资金4650万元,集中财力,重点打造全域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31个。引进农业产业类项目21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5.33亿元。注重“抓两头、促中间”,支持培育一批可学可比的典型示范村,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三是突出工作重点,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新亮点。实施“品牌强农”特色产业建设工程。重点扶持“浏阳蔬菜(蒸菜食材)”“大围山水果”“浏阳河山茶油”“浏阳特色小吃”“浏阳黑山羊”“浏阳花木”等一批特色产业。创建浏阳市“十大示范片区”,以点带面、全域铺开,探索出具有浏阳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径,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浏阳经验”。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年底将基本完成旱厕改造任务,在全省率先实现“旱厕清零”目标。在全市136个村(社区)启动了垃圾分类工作,创建全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试点市(县)。强化农村污水治理,深入推进“河长制”,坚持“大小共治”,实现农村小微水体管护工作全覆盖。全市322个村(社区)均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全力倡导“厚养薄葬”的文明新风。广泛开展“身边好人”、“文明家庭”、“好婆媳”等评选活动,以身边典型淳化乡风民风。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先后报道我市移风易俗典型380余次。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长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