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江津古筝培训、岚弦琴筝文化艺术、古筝培训价格

2021-6-25 8:39:44发布15次查看
培训方式线上

古筝曲目练习三阶段,再也不用担心弹不好了啦~
要想练好古筝曲,重点在练琴的过程中的三阶段:视谱、分练、组合。
1、视谱阶段
学习一首新曲子时,如果能先花1~2 分钟看看谱子,记住调号、拍子、节奏型等,然后再并始用手弹。使孩子养成思考的习惯。我常教学生弹琴要先动脑,再动手。不要把古筝当打字机似地单板练习。
默视谱子数分钟后,采用慢速合手的视谱方法,在慢速进行中,准确无误地弹出谱中所写的一切。这样的练习开始时会感到困难,但持之以恒,将会有极大的益处。不仅可使孩子对整个古筝曲子有初步认识,而且对加强视谱能力有极大帮助。视谱能力强是学习进展快的主要因素之一。
2、分练阶段能
准确地视谱弹奏后,接着就要分句、分段、分手练习,有困难的地要抽出来反复练。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反复练,难点在何处?总之,要有针对性地分句、分段或分手练,不要机械地从头弹到尾。这种练习就像维修手表一样,所有的零件都要拆洗干净,放回原处,以便***后组装。
3、组合阶段
人们往往只注重以上两阶段的练习,而忽略了第三阶段。视谱、分练需花很多时间。而这第三阶段需要的是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当音符,拍子、指法、分句等问题都解决后,就要动脑筋注意音色与触弦的选择,力度的层次,节奏的灵活性,音乐的结构等等,用心、用脑、用耳,通过你的手把音乐表达出来,这样即使很短小的曲子都将被你弹得十分动人。孩子长时期这样地锻炼,将逐渐养成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良好练古筝习惯。
古筝的来历你知道吗?
  古筝是我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古筝是一件伴随着我国悠久文化、在这片肥沃的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的民族乐器。早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就在当时秦国(现今的陕西)一带广泛流传,所以又叫秦筝。  计算起来,它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了。  
   据说古筝***初只有5条弦。(1947年编者在徐州一带尚见过一种形同古筝仅有7条弦,用弓拉响的轧筝。)有人认为它可能是由一种竹制的只有5条弦名叫“筑”的更古老乐器的发展演变而来的。不过“筑”这种乐器是用竹尺来敲击发声的,而古筝是用手指弹奏的,两者演奏方法大不相同。公元前200多年的战国末期,当时在秦国一带流行的古筝就已发展到12条弦。后来到了唐代,古筝又发展成13条弦。以后筝弦继续逐渐增多,及至清代增加到16条,所用的弦也开始由丝弦改为金属弦。
弹筝的姿势有多种,一般采用坐式,要求坐姿端正,精神饱满、动作自然。  
弹筝的姿势,一般采用坐式,特殊场合采用站式。古代采用过盘式、跪式。
由于流派的不同,筝的放置位置、筝架、琴凳也不同。有的用琴桌式筝架,有的用类似人字形的筝架,还有的就放在腿上演奏。  
采用琴桌式筝架比较稳因、牢靠,琴桌的面板有助于筝的共鸣。琴桌的大小应适当,恰好放稳筝的四个角;筝与琴桌之间有一定的空隙,以便于出音;琴桌的高低适合放腿为宜。此外,琴桌的造型应美观大方,如采用类似人字形折叠筝架,应注意筝体能放置平稳,避免演奏中摇晃。如采用小筝放在腿上演奏,小筝筝头底部应加筝托,以防止上身过前倾,腿部不要挡住出音孔,琴凳不要过高,筝尾支架的高度应与琴凳高度相当或略高。
  琴凳离筝体要近,尤其弹奏宽大的、弦数多的筝,一般身体前侧距筝体大约有6厘米至10厘米,应坐在靠近前岳山的位置上,坐的高低位置,应以方便演奏,便充分发挥技巧为原则。身体离前岳山过远,将使右手演奏困难,影响对触弦的控制;离前岳山过近,左手按弦困难,右手拨弦不方便;坐的位置过高时,上身容易前倾;坐的位置过低时,容易紧张。
  演奏者坐的姿势应该是:两腿自然分开,上身端正,两臂和双手松弛而自然抬起,精神饱满,态度自然。在演奏时既不要驼背也不要过分挺胸;既不要拘紧,也不要松垮。切忌摇头晃脑、脚打拍子等坏毛病。
  正确的演奏姿势是:右脚蹬在固定筝架的踏板上,头部略俯视,双手按乐曲开头的指法自然伸出,做好弹奏准备

重庆岚弦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
李先生
15084293627
重庆 渝北区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