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张市长:
您好!我是一名长沙市热爱体育运动的普通市民。湖南是体育强省,长沙作为省会城市,近年来,市民们确实欣慰看到如向中小学生开放免费游泳场所的为民举措,但目前长沙市内的公共运动休闲场所按照人口比例来讲,我认为是十分有必要增加的。借此平台,特向市长建议,请予考虑适当的增加长沙市公共运动场所。
我近段时间曾询问多名市民,目前大家喜爱的运动大概有三种:分别是广场舞、篮球、羽毛球,而这三种运动是有很大的场地需求的。在城市生活节奏日益增快的时代,人们都在寻求强身健体和释放压力的途径,而体育运动正好符合人们的需求。就目前我住的杨家山附近来讲,篮球运动爱好者十分多,附近各类篮球场地不足十处,而这些场地十分局限,有学校的、有小区的、有政府机构的,但无一处是社会公共的,每天下班我都要同志同道合的朋友到处“抢地盘”,有时这些场所对外并不予开放,我们便无处享受运动的美好了。在这片区域,羽毛球场所更是难觅,这片区域并无高校,并无各类体育馆,唯一的锦泰广场也是收费的。
每每我看到一个篮球场围着大几十号人在等待轮流上场的情况,我便会有诸多感叹,真的十分渴望政府能够为民所需,适当增加公共运动场所。我深知社会公共运动场所,从规划到建成再到投入使用和管理,并非易事,但是在长沙这个还是许多人热爱各类运动的城市,我真心希望政府能对我建议给予考虑,科学规划,科学管理,便捷的、轻松的让市民享受到运动的无限魅力。文明城市创建政府的给力我们看到了,体育强民的春风我坚信肯定即将来临了。再次恳请市长及各级相关部门领导对社会公共体育事业予以强有力关注。
此致
敬礼!
尊敬的算得上渴望网友:
您好!
来信收悉,非常感谢您对长沙公共体育运动场所发展的关注,对您来信所提及的问题,我们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长沙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在全市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全民健身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一是群众体育健身意识得到普遍增强,人们健康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体育人口比例得到快速增长。目前,全市常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体育人口已达到了总人口的48%,超过85%的社区拥有体育健身器材、健身辅导站和健身队伍,体育进社区活动覆盖面超过80%,人们参加健身锻炼已经蔚然成风。二是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体育社会指导员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现有各级社会指导员7750人,健身辅导站766个,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达每万人31人,人均体育场地达1.20平方米,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
然而,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全市群众体育事业发展也还存在如下突出问题:一是体育场馆总体数量不足,客观上制约了人民群众体育健身;二是部分体育场馆不对外开放,使用率低,造成了资源闲置;三是居民住宅区配套体育设施建设缺失,不便市民就近健身;四是体育设施规划布局不合理,部分地区缺少体育健身场所;五是部分原有的体育场馆被改作如停车场等用途后,而未按法律要求补建体育场馆;六是体育管理机制和执法机制存在瓶颈,不利于整合我市体育设施资源。
为解决上述问题,促进人民身体健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场馆建设,正在采取以下措施以推进我市公共运动场所的发展:一是在政策层面予以支持,提供法律保障。2011年5月1日起,《湖南省实施办法》开始施行,该文件和我市正在制定的《长沙市全民健身办法》、《加强长沙市城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与管理的意见》对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使用和服务等工作做出了富有前瞻、详细具体的规定。二是完善城乡统筹规划。我市将进一步做好城乡体育设施规划,在未来的五年中,每年将投入不少于1000万以推进各区建立全民健身中心,方便群众就近健身。三是明确职责,完善机制。我市率先推出的购买游泳池服务并对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并受到了市民的热烈欢迎。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开发了购买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项目服务,并将继续探索购买适宜不同年龄层次、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四是加大投入,统筹城乡建设。在城市体育设施逐渐饱和的基础上,我市今后将把60%以上的体育经费投入农村、乡镇,通过发展专职或兼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成立单项体育协会引导农村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并通过出台有关体育规章等引导开展如农民运动会等形式多样、健康文明的体育活动。
长沙市体育局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五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