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齐鲁油
- 基本投资额:5-10万
- 加盟费:
- 保证金额:4000
- 项目区域要求:全国
- 提供加工定制:否
- 保证金收取方式:2.5%
- 品牌发源地:青岛
- 预计回报率:202
- 预计回报周期:1
- 特许权使用费:
- 合同期限:1
- 加盟商总数:1000
- 特许经营时间:1
- 经营模式:代理
- 发展模式:区域代理
齐鲁油代理:齐鲁油招商代理加盟总部 陈经理qq664066026 利润分成,欢迎有实力的加盟商齐鲁油代理原油代理原油。
1中国石油企业的经营面临新挑战
中国是油气生产大国,也是油气消费大国,消费量在不断提高,对外依存度逐年加大,低油价降低了消费成本,对中国经济发展总体上说是利大于弊。低油价对中国油气企业来说是下游利大于弊,上游弊大于利。
1.1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所改善
得益于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原料成本降低,中国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行业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中国石油2015年前三季度共加工原油74170万桶,生产汽、柴、煤油6880万吨,同比增长1.2%;中国石化前三季度炼油加工量同比增长1.4%,成品油产量同比增长2.9%,实现经营效益149.05亿元,同比增长4.3%。由于国际油价低,原料成本下降,石油化工产品竞争力提高,企业普遍扭亏为盈。
1.2原油进口费用减少
油价降低,中国原油进口花费明显减少。2015年前9个月,中国进口原油均价为每吨368美元,比2014年每吨744美元的均价降低了50.6%。2015年前8个月,中国共进口原油22067万吨,同比增长9.8%,进口总额为946.3亿美元,同比下降39.8%;进口成品油2049万吨,同比上升4.1%,进口总额为102.8亿美元,同比下降35.5%。
1.3天然气与管道企业近期有喜,远期有忧
2015年上半年中国提高了天然气价格,天然气和管道企业因此前三季度实现利润253.84亿元,同比增长174.9%。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还应继续提高天然气所占的比重。中国天然气供应主要来自三个渠道:陆海自采天然气(含常规、非常规气)、进口管道气和进口lng。目前这三类气源的产能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均处在资源结构矛盾突出,需要通过调整消费结构、开发市场来发挥产业价值链作用的关键阶段。受低油价的影响,全球天然气市场低迷,lng价格大幅下跌。中国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国,本应受益,但由于国内价格机制不完善,消费结构不合理,结果天然气消费增速与市场价格同步下降。200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为245亿立方米,2013年上升到1705亿立方米,年均增速达16.1%,2014年增速下降到8.6%,2015年前9个月累计增速仅为2.5%,中国天然气市场已开始由供应驱动型向需求推动型转化,已对天然气上游供应端造成巨大的压力,预计2015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为1920亿立方米,至少供应过剩100亿立方米,现有气田建成的产能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如何做好市场规划,合理调整价格,提高天然气的市场竞争力,是中国发展天然气产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1.4油气生产企业遭受重创,关联服务产业受到拖累
2014年以来,为应对低油价的挑战,中国油气生产企业采取措施降本增效,油气产量保持弱增长的态势,稳中略有上升,产量的增速抵不过油价的减速,加之桶油成本高,油气生产企业现金流量急剧减少,经营效益指标大幅下滑。2015年前三季度,中国石油生产原油72290万桶,同比增长3.3%;中国石化老油田产量与2014年基本持平,涪陵页岩气开发和元坝天然气产能建设稳步推进,产量略有增长;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油气(当量)增产达8330万桶,同比上升28.3%,表现比较突出。与此同时,石油生产商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27.5%,三季度跌幅比二季度扩大4.9%,导致企业销售收入大幅下降,利润同比大幅下降,上半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石油公司的利润率同比分别下降62%、22%、56%。进入下半年以来,形势更为严峻,三季度石油产业主营业务销售收入为9707.5亿元,同比下降19.3%;利润总额为385.6亿元,同比下降60.2%,降幅比二季度增加了34个百分点;石油行业销售利润增长4.0%,比二季度下降了4.1个百分点,低于全部工业销售平均利润率;上缴税金1690.7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比二季度下降13.2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有所扩大,三季度行业亏损114.4亿元,同比上升80.8%;亏损面达32.9%,比2014年同期增加了1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三季度中国进出口总额为480亿美元,同比下降30.3%。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下降,三季度石油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761.2亿元,同比下降13.9个百分点。勘探开发投入减少,拖累油气工程技术服务业务急剧萎缩,40%的钻井队闲置,石油装备制造产能严重过剩,其他与油气工程技术服务相关的企业受到拖累,承包不到足够的工作量,被迫停工歇业,步入“寒冬”。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挫,中国油气企业各项经营指标不同程度下滑,产业发展方式、企业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弊端随之暴露,鉴于国际原油市场持续疲软的态势还将延续,如果不抓住有利时机,通过深化改革加速转型升级,油气企业整体增长乏力的局面将难以改变。中国油气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化水平低,经营理念落后,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适应风云变幻的市场,企业抗风险能力差;总资产规模大、投资增量快,结构性产能过剩短期内难以消化,历史包袱沉重,资本增值能力弱;管理粗放,浪费严重,综合成本高,企业经营利润低;创新机制不健全,创新动力不足,缺少特色技术,新技术的比较优势不明显,核心竞争力不强;企业文化建设滞后,软实力不足,品牌形象与国际一流大石油公司比还有较大差距,企业知名度高但社会美誉度低。
2海外投资遇到新困难
2.1实施国际化经营的步伐很快但水平还不高
中国油气企业1993年开始海外投资,是国际市场的后来者,起步晚、起点高、发展快,现已具有较大规模。截至2015年6月,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石油公司为主力,全国海外油气投资总额近1800亿美元。拥有油气勘探开发项目168个,分布在51个国家,油气作业年产量2.9亿吨,权益年产量1.4亿吨,每天为国际市场增加600万桶供应能力。海外共有炼油化工项目10个(含自建与并购),原油加工能力为5360万吨/年。海外共建油气管道1.5万千米,输油能力为7800万吨/年,输气能力为604亿立方米/年。三大石油公司海外工程技术服务队伍有近1500支,包括物探、钻井、测井、录井、试油、地面建设等,分布在63个国家作业。国内建设lng接收站11个(含在建项目),全部建成投产每年可接收3500万吨lng。油气进口基本建成4个方向的通道,东北、西北、西南油气管道,东南海洋运输通道。
中国油气企业“走出去”20多年来,在国际市场上摔打,成长很快,2015年《财富》英文网发布世界企业500强排名,中国企业共有106家在列。中国石化、中国石油进入前10名。中国企业在世界《财富》500强中排名数量增多,但分布不均,500强涉及50个行业,美国46个行业榜上有名,中国23个行业为空白。品牌500强中中国企业仅占5.8%,品牌100强以内没有中国的石油石化企业,说明中国油气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水平还不高。
大鑫集团青岛财富天下商品经营有限公司
陈斌
13826496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