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果,江西赣南特色小吃。做法不一,取材都为艾叶草。清明时节,艾草茂盛,也是吃艾米果的旺季。每年的阳春三月,客家人都兴做艾叶米果,用来敬谢观音菩萨和招待客人。
此品表皮光滑,色泽cui绿,清香扑鼻,甘中带苦,质柔有韧性,食而不腻。不仅风味独特,且能温肺暖脾,散寒除湿,有防bing保健之功效。上犹县腾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农庄随着季节变化,推出一系列特色活动。如果您向往陶渊明笔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世外田园生活!在这您不仅可以体验悠然自得的农村生活,更有地道味美的农家饭菜等你品尝。
每年的阳春三月,客家人都兴做艾叶米果,用来敬谢观音菩萨和招待客人。至时,家家户户邀请亲朋汇集一起吃艾米果,有的亲朋不请自来,尤其是城里人更是乐此不疲,浩浩荡荡,车水马龙,一为踏青赏景,二为品尝乡下特有的艾叶米果。这一风俗起源于何朝何代,已无法考证。但这一带都流传着这样一个美好的传说——
很久以前的一个春初,东海一孽龙以到南海为龙王爷扫祭挂纸为名,瞒过龙王,骗过虾兵蟹将的把守,逃出水晶宫。其作恶多端,时而腾云驾雾于山区,时而兴风作浪在平原,所到之处,狂风吹倒房屋、拔起树木,暴雨淋坏庄稼、流失土地,恶浪打翻船只、冲塌河岸,有时孽龙还吞食人畜,给黎民百姓带来深重灾害,造成十苦九难。百姓们真是苦不堪言,怨声载道,怒气冲天,但又无计可施,只得眼睁睁的欲哭无泪。
另外,还可以把艾草拿来做为yao草浴,作成艾草糕…等,用途可多着很呢!旧时为贫民充饥度荒之物。传说晚清时期,有个姓艾的女人,人称艾嫂,开了个小茶棚摆设茶摊。为招徕顾客,就试用这种艾叶和糯米粉做成包有糖馅、形似(饣肖 )子的点心应市,哪知这玩艺竟清香可口,色似翡翠,一时门庭若市,供不应求。一日,一儒者慕名而来,品尝后称赞名不虚传,遂问此品何名,艾嫂笑对来者无言可答。儒者见艾嫂热情和蔼又胖乎乎矮蹬蹬的,便风趣地说:我替你取个名吧。艾嫂点头应允,儒者戏说:这玩艺既是艾叶和米粉做的,又形似你艾嫂,就叫它'艾米果'吧!在座顾客听后一齐拍手叫好。从此,艾米果这道点心就传遍全县,成为春季应时佳点。
上犹县腾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13870732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