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定制否 | 品牌潍坊 |
型号ZH490G | 燃料柴油 |
冲程数四冲程 | 汽缸数四缸 |
冷却介质水冷 | 应用范围工程机械 |
标定转速2400rpm | 产品类型全新 |
工作方式往复活塞式内燃机 | 启动方式手动 |
是否跨境货源否 |
实际循环是一个开口热力体系,而不是闭口热力体系。因为它需通过进、排气过程更换工质-排出废气,吸进
新鲜空气,以保证循环反复进行。这样,工质性质会改变,且存在流动阻力损失。第二,关于加热与放热过程。对工质的加热实际上是将燃油喷入气缸燃烧,将燃油的化学能转变为工质的热能,使其温度升高。因而存在不完全燃烧损失。由于燃烧速度的有限性(尽管很大)以及与活塞运动速度不一致,故燃烧过程中的压力、容积均在改变,燃烧亦会延续到膨胀过程。放热乃伴随废气排出进行。 第三,工质的数量和成分变化,这是由进、排气过程更换工质、燃烧、高温分解与低温复合作用以及漏气等原因造成的。比热亦随工质的成分和温度而
变。 第四,各个工作过程进行时,存在着热交换和摩擦。 由此可知,实际的循环和过程都不是可逆的;从能量转换角度来看,除了冷源损失外,还有不可逆损失,即不完全燃烧、热交换、漏气和流动阻力等其他热损失。 因而,柴油机循环不可能达到理想循环的热效率?t和平均压力pt。下面分析和研究实际循环的各个过程。 1.换气过程 柴油机从开始排气、扫气到进气结束的整个气体更换过程称为换气过程。换气过程进行完善,压缩过程开始时残留废气量少。存留在气缸中的新鲜空气量多,就为燃油的完全、及时燃烧创造了良好条件
。燃油的完全而及时的燃烧,不但使柴油机发出更大功率,提高其动力性;使柴油机有高的热效率,提高其经济性;而且,完全而及时的燃烧还意味着减少结炭和较低的循环平均温度,从而提高其可靠性。减少排气污染也必须有好的换气质量。因此,换气质量的好坏是柴油机工作优劣的先决条件。 进气过程。进气阀提前开启,气缸中废气压力低于进气管进气压力时开始进气。进气流具有一定惯性。进气阀滞后关闭可使气柱的动能转化为压力能,使进气终了时气缸压力接近或略高于进气管压力。气阀叠开和燃烧室扫气过程。在气阀叠开期间,进气管、燃烧室
和排气管连通起来,当进气管中压力比排气管内压力高时,新鲜空气进入气缸,驱赶残留在燃烧室中的废气并一起进入排气管。这既有利于清扫残余废气,增加新鲜空气充量,也有利于降低燃烧室部件冷却液难以冷却到的高温壁面的温度。但是应该指出,气阀叠开角并不是大的就好,因为进气阀开启过早,会造成废气倒冲入进气管;排气阀关闭过迟,过量的扫气空气会增加增压空气的消耗,会降低涡轮前的排气温度,减少增压器涡轮获得的可用能,使柴油机的油耗率增加。在换气过程中,新鲜空气与废气是不相掺混的。因此,四冲程柴油机的换气质量较高。
任何一门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与社会生产力的需要和当时科学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18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1776年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并由此开始了产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热机由于热效率低以及过于笨重而又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新型动力机械的需求增加。1876年,德国人奥托(n. a. otto)第一次提出了四冲程循环(即进气、压缩、膨胀、排气)原理并发明了电点火的四冲程煤气机。该煤气机运转平稳,热效率可高达14%,在当时曾得到普遍使用。之后,在1880
年一些工程师,如英国的d. clerk和j. robson以及德国人karl benz等成功地开发了二冲程内燃机。 1892年德国工程师r. diesel申请了压缩发火内燃机专利,并于1897年在man公司制成第一台实际使用的柴油机(压燃式、空气喷射、定压燃烧)。
因可采用较大的压缩比其效率比煤气机有显著提高。1904年柴油机首次用于船舶推进装置(294 kw,260 rmin)。从此在船舶领域里开始了与蒸汽推进装置的竞争局面。在此后40多年中,柴油机在自身逐步完善中有了很大发展,如192
7年在柴油机上正式使用了由r. bosch发明的喷油泵(回油孔式)-喷油器喷射系统,代替了原需用 7 mpa压缩空气喷油的空气喷射系统,实现了混合燃烧。
潍坊华博增压器有限公司
李女士
17362070040
山东 潍坊 奎文区 东风东街8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