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冶技工学校龙泉直属教学中心- 教育是一场相遇
2021-6-16 14:21:27发布19次查看
很多时候,教育是一场相遇。
冬日的阳光温和地照射在有些空旷的校园里,路边的树木稀疏却依旧挺拔,偶然闪过的学生的影子也显出些许悠闲的味道。
这是周六,第1次以评委的身份参加市里的班*任基本功比赛,匆忙的一整天,“面试”了近25名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龄段的班*任。
我喜欢这样的活动,在这样的时刻,评判别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审视自我,在教师和班*任这双重身份上我们的面孔是如此相似和熟悉。
浙江的特级教师肖*东听课有绝招——一边听课一边把自己想象成讲课者,“分饰两角”,他的评课因此从容不迫、一针见血,很是令人折服。我也尝试这样做,偶尔的一走神,我会想象自己便是台上的参赛者,会如何演讲,如何答辩,如何展示自我……
我希望,相遇,也能让我们的生命彼此照亮。
二
即兴演讲的主题是“我的教育故事”。这个主题很精彩,教师就应该有故事;有故事的教师才是*秀的教师,才能将平凡甚至琐碎的教育生活导演成不朽的青春大片,历经岁月的酿造,成为生命的传奇。
这些年,我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教育学,首先是“人”学。一线教师(班*任)最*的幸福和成就应该在于,每天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且是独1无二的人。
但遗憾的是,很多教师面对丰厚的馈赠无动于衷,在日复一日的机械式的劳累中损耗自身,在岁月流逝中与自我渐行渐远而不自知,最终只收获满腹的牢骚和满头的白发,沧桑又辛酸。
更遗憾的是,极少数教师不仅没有“故事”,而且常出“事故”。
这是一位职校的教师分享的故事:
2003年的时候,临近高考,那时对口高考还是在扬州举办,职校的学生需要班*任带队去扬州参加考试。重要的考试加之异地作战,学生的紧张不言而喻,此时班*任便如一军主帅,能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就在临近上车之际,母亲打来了电*,焦急地告诉他,妻子已进产房,速归!一边是待考的学生,一边是待产的妻子。此时此刻,他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但是当他看到孩子们期盼而紧张的眼神之时,他瞬间做出了决定,大手一挥,对学生说,出发!当晚在扬州的宾馆住下,学生们聚在一起复*,他的电*响起来了,清脆的幼儿啼哭的声音从话筒里传出来。那一刻,他的眼泪夺眶而出,学生们都悄悄地围了过来,默默地注视着老师……
从这位教师的表情中我基本可以断定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答辩时我又特意问了一下,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吗?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
只是,我没有来得及告诉他,这样的故事应该写下来,定格成文字。无数这样的故事的叠加,经由岁月,生命便有了厚度,生命便有了光彩,生命便成了传奇。
三
有一位年轻的班*任,很有气场,演讲的神情和语气让我联想到大师魏书生。他常常对他的学生这样说:在我看来,教师不应该是蜡烛,而是草绳。如果学生是大白菜,那我就卖大白菜的价;如果学生是大闸蟹,那我就卖大闸蟹的价。所以说,老师的价值是由你们学生决定的。
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草绳”的比喻,也许不是他的原创,却形象地揭示出,教师的精彩取决于学生的精彩;教师的成功取决于学生的成功。
四
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只有短短两年的班*任经历,却在第二年遭遇了意外,班上的两个学生离家出走。这恐怕是班*任最为头疼的事情之一。好在几天之后,通过种种努力,孩子找到了。
比故事更吸引我的是这位老师的反应,那种遇到困境时真实的茫然与无措。就是这么无奈,当教师,担任班*任,有时候真是不得已而为之,懵懵懂懂地就干了这一行。
但是,人,不也是无法选择地被抛入这个世界么?有时候,人生即选择,选择即命运。更多的时候,人生连选择都显得那么奢侈。
如果无法改变职业,只能改变入职的心态。茫然与无措是教师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极其少数的卓越教师也许除外),甚至也同样可以成为生命的馈赠,只要你不是从茫然走向迷茫,从无措走向无知。只要你坦然地面对,积极地应对。
我很想告诉她,真的,不要急,要相信岁月,相信种子的力量,以专注而沉潜的姿态,打好生命的那一口深井,直至涌现出生命的甘泉。
遇到一些从教十余年的老教师,处理班级问题很有自己的一套。但很遗憾,从他的表达便可以看出,也仅仅只有“一套”而已。当你把自己当成一把锤子,那么所有的学生在你眼里只能成为一颗颗的钉子。
封闭、重复、保守…这些是*秀教师的大忌,也是很多教师职业生命黯淡的原因。
我更相信,年轻教师才是教育未来的希望,因为他们和学生一样,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年轻教师往往有着更明确的专业自觉。事实上,年轻人应该也是一切未来的希望。
当然,我也很年轻。
五
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问选手这样一个问题:你做了这么多年的班*任,你觉得你的职业生命有什么样的遗憾?或者问,未来在专业成长方面,你觉得你将从哪里加强和提升自我?
也许是我的一厢情愿,我多么希望,能有一两位教师能够因为这些问题,反思自我成长,规划未来方向,点亮职业生命,甚至进而拥有专业成长的自觉。
六
比赛中,包括平时工作时,也遇到一些农村学校的教师,总体的印象是沉默、真诚、踏实、负重。曾去过一些村小采访,那里老师的生命状态更让我羡慕,更少的欲望,更多的淳朴,更大的自由。
事实上并非如此,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令人忧虑。随着城镇化的加快,生源的流失、师资的缺乏、家长的缺失成为农村学校根本性的危机,“人”的问题在农村学校尤其突出。留守儿童成为农村教师必须面对的严重问题。
如何让这些农村教师的叹息不再无奈,微笑不再苦涩,生命不再黯淡?
如何点亮这些农村教师的职业生命?如何照亮这些留守儿童的童年生活?
谁,真正能回答好这些问题?
七
相遇的细节很重要,很美好。
比赛借用一所初中的教室,比赛中,一位男生走到门口,有礼貌地请求进教室拿书本。走出教室门口的时候,好像很抱歉打扰到我们一样,悄悄地向我们鞠了一躬……
有几位教师演讲时,提到自己的学生只说出学生的姓而不说出全名;遗憾的是,更多的老师无意识地直接说出学生的全名。
尊重,有时候就在不经意间呈现……
八
真的,教育是一场相遇。
与学生相遇,与同行相遇,与自我相遇……
让我们在相遇中,点亮学生,点亮彼此,点亮自我……
成都招生考试在线
028 64152123
该用户其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