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模具精密加工
国外大多数模具厂家都采用模具设计、加工甚至装配一体化,也就是模具cad/cam/cae的一体化,利用模具cad软件和反求工程进行设计;利用虚拟现实系统进行装配试模,发现干涉及时调整,在没有问题的条件下,才进行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利用加工中心和cad/cam,把整个加工过程一体化,也就是工件一次安装就完成零件的加工,所以工件的精度可以得到保证。
精密超精密加工:为什么航空制造如此追求极1致?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的起源从一定意义上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当原始人类学会了制作具有一定形状且锋利的石器工具时,可以认为出现了最原始的手工研磨加工工艺;到了青铜器时代后人类制作了各类表面光滑的铜镜,这种制作方式就是研磨及抛光工艺。但是到了近代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精密加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精密镗床的发明。1769年瓦特取得实用蒸汽机专利后,汽缸加工精度的高低就成了蒸汽机能否提高1效率并得到实际应用的关键问题。1774年英国人威尔金森发明了炮筒镗床,可用于加工瓦特蒸汽机的汽缸体。1776年他又制造了一台更为精1确的汽缸镗床,加工直径为75inch(1inch=2.54cm)的汽缸,误差还不到一个硬币的厚度。加工精度的提高促使了蒸汽机的大规模应用,从而推动了第1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钻削加工也是比较常用的,钛合金钻削比较困难,常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烧刀和断钻现象。主要原因是钻头刃磨不良,排屑不及时,冷却不佳以及工艺系统刚性差等方面原因造成的。视钻头的直径而定,磨窄横刃,宽度一般在0.5㎜,以便减少轴向力,减少因阻力带来的震动。同时在距离钻头尖部5-8㎜处,将钻头刃带磨窄,留0.5㎜左右,有利于钻头在排屑。几何形状必须刃磨正确,两切削刃必须保持对称,这样可以防止钻头仅一面刀刃切削,切削力全部集中在一侧,使钻头过早的磨损,甚至会因打滑造成崩刃现象。始终要保持刀刃锋利,当刀刃变钝时,应立即停钻,重新刃磨钻头。如果用变钝的钻头继续强行切削,钻头很快会由于摩擦高温而烧1伤、退火致使钻头报废。同时也是工件的硬化层加厚,给以后重新钻孔增加了难度和修磨钻头的次数。按钻孔深度要求,应尽量缩短钻头长度,加大钻心厚度以增加刚性,防止在钻孔是因抖动而造成崩刃。经实践证明φ15的钻头长150比长195的寿命大。所以长度的选取也是很重要的。
经过上面的两种常用加工来看,钛合金的加工也是相对来说比较难的,但经过很好的加工还是可以加工出不错的精密零件的,航空航天设备的钛合金零件。
无锡鑫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13646173111
中国 无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