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世通仪器校准服务有限公司
在我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会用到仪器,对水质进行检测分析。简单的仪器要数ph计和电导率仪了。因为我们的业务涉及循环水、纯水和废水,每天需要检测大量的水样。由于废水的复杂性,在检测时,很容易给仪器带来附着物。当我们再去检测其他水样的时候,就会使得检测结果有偏差。所以,我们需要定期给仪器进行校准,拿ph仪器校正来说。
一般我们使用校正液,两点校正或者三点校正。图示的为两点校正。配置好校正液之后,我们可以按照指定的ph值进行校准。
这些就是简单的仪器校准,定时为仪器进行校准,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它使我们每次出来的数据相对准确,以便后续的水质分析作参考。
再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测量与校正的基本知识。
一、 测量的基础知识
1、误差
按来源分类
准器及测量仪器的误差。
测量方法的误差。
操作者的误差。
测量环境引起的误差。
测量对象本身的缺陷引起的误差。
按性质分类
系统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在条件变化时,按某一确定的规律变化。系统误差的来源有以下方面:
仪器误差:由于仪器本身的缺陷或没有按规定条件使用仪器而造成的。如仪器的零点不准,仪器未调整好,外界环境(光线、温度、湿度、电磁场等)对测量仪器的影响所产生的误差。b.理论误差:由于测量所依据的理论公式本身的近似性,或实验条件不能达到理论公式所规定的要求,或者是实验方法本身不完善所带来的误差。例如热学实验中没有考虑散热所导致的热量损失。系统误差有下列情况:误读、误算、视差、刻度误差、磨损误差、接触力误差、余弦误差、阿贝误差、热变形误差等。
个人误差:由于观测者个人感官和运动器官的反应或习惯不同而产生的误差。
偶然误差:在一定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以不可预定的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
其他误差。
2、测量的方法
(1)直接测量法 :将被测量的量值直接地用同类标准的量来比较得到被测量值的测量方法。
(2)间接测量法 :通过被测量的量有函数关系的其它量的测量,能得到被测量值的测量方法。如通过测量液柱高度来求得压力量值
(3)测量法 :计量器具可以直接测得被测量的整个量值。
(4)相对测量法 :计量器具仅指示被测量相对于标准量的偏差,从而得到被测量的方法。
二、校正管理
1、 校正方式
(1)外校:送至之校验单位校验,提供检验报告书,并可追溯至国家标准者。
(2)内校:本厂仪器使用可追溯之国家经校验合格之标准件,作为厂内仪器的内校之标准依据,由厂内合格之校验人员执行校验。
(3)游校:本厂须进行外校之仪器/设备由于体积态大或灵敏度很高不方便搬动,可由之校正单位派遣校正人员来我厂进行校正。
(4)免校:仪器使用不直接影响生产者的。
2、校准和检定的区别
(1)检定是对计量仪器的计量特性进行全面的评定,而校准主要是确定其示值误差。
(2)检定要对该计量仪器做出合格与否的结论,具有法制性;而校准并不判断计量仪器的合格与否,使用者可根据测量仪器使用要求和校准时给出的示值误差判断测量仪器是否准用。
(3)检定应发检定证书并加盖检定印记或发送检定结果通知书;而校准是发给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是一种没有法定地位的技术文件。
(4)检定由国家颁布的《检定规程》规定有效期而校准则自行规定有效期。
1.外观检查
疲劳试验机的外观检查可以参照jjg139一74规程的有关条款,疲劳试验机说明书中的技术要求和使用性能,总的要求是确认疲劳试验机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2.dd型传感器和夹具的选择
传感器量程要与疲劳试验机被校量程相适应,传感器的使用范围为标称量程的10~100%。
校正静态力或单向脉动力用的夹具按一般标准要求加工,校正交变力用的夹具其同心度和端面与中心线的垂直度不应低于dd型传感器的要求,夹具与传感器之间的夹持力应大于或等于被校动态力中的大力。
3.校正点
静态力校正点选择可参照jjg139一74规程。
动态力校正点选取每一个档位满量程的20%、40%、60%、80%、100%五点。
静、动态力的校正原则上每个档位要分别进行或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确定。
控制精度检查时分别选取疲劳试验机小量程档和大量程档的20%和60%两点,共检查四点,也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确定。
4.频率选择
从疲劳试验机起始频率到允许的高工作频率,在这个范围内取均匀分布的三点,控制精度检查时取大和较小工作频率两点。
5.波形选择
一般选正弦波,对某些只能产生三角波的疲劳试验机亦可选三角波。
6.r的选择
力的循环特征系数r一般取r=-1的对称循环,或1>r>0的脉动循环(在脉动循环下主要校正大动态力),同时也可以根据使用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7.仪器校正方法
1)预热:jdd装置需预热一小时,采用电子测量和控制的疲劳试验机也需预热30分钟以上。
2)将dd型传感器连同夹具装于疲劳试验机的试样位置上,并连接好与装置的导线。
3)预拉或预压:当校正静态拉向力时要预拉,压向力时要预压,预拉或预压力的大小应至少等于被校正的大力。
4)检查与调整:经预拉或预压后传感器调整到零位置;供桥电压、放大倍数标定、ds一43表的标准数、sf一72放大器的零点;同时应用ds一43表的峰值测量档或配用的示波器检查有否强磁场或低频干扰,如果有应设法消除。
5)静态力的校正:
ds一43表测量选择旋钮置于直流位置,对dd型传感器施加静态力,记下ds一43表与各校正力点相对应的特征直流电压数。具体的校正方法参照jjg139一74规程。
对于只能产生脉动力的疲劳试验机(如液压疲劳试验机)只需校正一个方向的力;对于能产生交变力的疲劳试验机需对拉向和压向分别校正。
6)动态力的校正:
在静态力校正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动态力的校正。
a自标定:用被校疲劳试验机加静态力,以jdd装置定度证书中的标准数为准,标定ds一43表峰值测量位置的指示数,以获得动态力校正的标准数。自标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可能存在着的低频干扰和力源中存在的“噪音”影响。
b加预动态力:选择与被校动态力相同状态的动态力施加于dd型传感器,l,持续数分钟后,再去掉该动态力。
c检查与调整:同本条第4项。
d校正:
ds一43表测量选择旋钮置于峰值测量位置。每点,每个频率,每种状态下各测定三次,以次记下ds一43表所显示的与交变力中正峰值和负峰值或脉动力中大值相对应的特征峰值电压数。
e控制精度的校正;每点,每个频率和相应的r状态下各测定10分钟,每分钟记录一次ds一43表的指示数,各得10个数据,其中个数据作为给定值,记录的内容与d点相同。
有些疲劳试验机由于测量系统的问题,使疲劳试验机力值指示的变动性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记录疲劳试验机的力值指示数作为控制精度计算依据。
f 程序过渡时间的检查:
这项检查目前尚未规定相应的数量指标,原则上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过渡完成,是否需要检查此项指标可根据实际使用要求来定。
检查方法:可以设计一个疲劳试验程序,该程序相邻两个动态力幅度的大小和循环次数要选得适当,当疲劳试验机发出了程序转换讯号后按下秒表,同时连续记录ds一43表特征峰值电压的显示数,直到出现与下个程序段所需的动态力幅度不差3%时为止,此时记下秒表所走过的时间。
仪器校正后的数据处理
(1)数据处理的内客
1.静、动态力误差和偏差的计算,
2.控制精度的计算,
3.度温系数的修正,
4.jdd装置幅频特性修正;
5.惯性力误差的计算和修正;
6.确定实际的静、动态力指示误差。
(2)数据处理的方法参照进行。
1.静、动态力误差和偏差的计算方法参照jjg139一74规程11(4)b公式进行.
2.控制精度的计算按下方法进行:
b=±(3σa/pt)*100%
式中:b—疲劳试验机连续工作10分钟的控制精度(%)
σo—10次测定值求得的标准误差。
pt—10次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
pai—第i次测量记录的指数。:
po1—检测开始时的给定数(一般取稳态振动后的个记录数)
对一台疲劳试验机一般可以得到八个b值,取其中较大的作该疲劳试验机10分钟控制精度的测试结果。
3.温度系数的修正:传感器弹性体弹性模量的温度系数目前均延用0.03%/℃的数据,修正方法同三等标准测力计。
4.幅频特性误差修正:jdd装置经检定幅频特性引起的动态力测量误差为:
δ2=-6/p(300正输出时)
δ3=+1/p(300负输出时)
式中:p---三次动态力校正值的平均值。
5.惯性力误差的计算和修正:
(或国产仿amsler型)和在中频状态,使用的液压疲劳试验机其试样和测力计之间的参振质量,在振动状态下所产生的惯性力误差必须进行修正。而处于中频状态使用的电液伺服和机械共振型疲劳试验机,及处于低周状态使用的液压疲劳试验机则可以忽略。
计算公式如下:
a对于amsler型(或仿)高频疲劳试验机应用以下公式:
δ1=(mω2/k2-mω2)*100%
式中:δ1---惯性力误差(%)
m---检测用的dd型传感器与疲劳试验机测力计(光学或电测力计)之间的质量(kg•s2/m)
k2---疲劳试验机测力计的刚度(kg/m)
ω----工作频率(1/秒)
b.对于液压疲劳试验机,当dd型传感器及夹:具的njl度小于疲劳试验机主体刚度的0.5倍时应用以下公式:
δ1=m1•ω2•1/k*100%
式中:m1---所有活动部分的参振质量;
k---系统刚度。
当dd型传感器及夹具的刚度大于疲劳试验机主体刚度0.5倍时应用以下公式:
δ1=(m1•1/k-m2(k1/k23))ω2*100%
式中:m2---疲劳试验机主体参振部分的质量;
k1---dd型传感器及其夹具的刚度;
k3---yacwsm主体本身的刚度。
注意:惯性力误差修正的是单振幅,不是双振幅,更不包括平均力,所以如果遇到校正的是脉动力仲口拉—拉或压—压)时δ1应该换算成大峰值的修正量而不能直、接用δ1来修正。
6.确定实际的静、动态力指示误差:
设:实际静力指示误差为w1,
实际动力指示误差为w21、w23;
静态力计算误差为δa;
动态力计算误差为δb;
温度系数的修正量为δt;
惯性力误差修正量为δ1
幅频特性误差的修正量300x正输出为δ2,300x负输出为δ3。
则;w1=δa±δt
w22=δb+δ1+δ2±δt(300正输出)
w23=δb+δ1+δ2±δt(300负输出)
δt的步号取用依据实际温度差异的情况而定。
经过数据处理后得到的b、wl、w11、w23,连同偏差均符合第三节第2条的要求则可确定疲劳试验机为合格使用,如果b值符合要求wl、w11、w23,,不符合要求而其偏差还在要求范围内则疲劳试验机可判为酌情使用(或修正使用或可作一般对比试验用),如果b、wl、w11、w23,等均不疲劳试验机符合要求则建议检查、修理、调整。
疲劳试验机的仪器校正周期一般为一年。
这个仪器校正方法仅仅是初步的,请同行们多提宝贵意见。
当纺织行业的拉力试验机需要进行仪器校准与仪器校正时,首先应根据制造商的说明和厂家给出的使用条件来准备机器。
设置两夹钳之间的有效距离(隔距)为75 4-lmm(3.0±0.05in.)。
选择仪器测试量程为满刻度的10%-90%之间校正仪器。
除特殊情况以外选择仪器测试速度为300±lomm/min(12±0.5in/min)。
1.夹钳系统:
(1)检查夹钳表面是否平整,前后夹钳是否平行。
(2)制作一个三明治式的自薄纸,两张复写纸背对背靠着放置,或者张薄纸折叠在两张复写纸的上方。
(3)以均匀的压力在夹钳上压复写纸。
(4)拿去复写纸,并且检查复写纸印在白纸上的压痕是否均匀一致。
(5)如果这个压痕不完善或者说不符合要求,应该对夹钳系统作出适当的调整,并且重新用白纸和复写纸检查夹钳系统。
注:夹钳系统的不规则来源主要是表面接触,金属表面。或者央钳表面涂层。和施加力的方向。
2.整个仪器操作系统的校验:
(1)通过抓样法来测试标准织物试样的断裂强力与断裂伸长率来检查整个操作系统((加载伸长,夹钳,记录或者数据采集)。并且与所给定的标准织物的数值相比。建议在一周内至少检验一次,另外,当在加载系统(尤其是载荷增加时)或者夹钳的机制发生变化时,应该检查整个系统。
(2)根据标准织物的断裂强力及伸长性能,选定仪器的量程。
(3)根据测试程序9描述的情况准备标准织物的测试样。
(4)通过在机器上放置试样并沿着机器和织物结合处画一条标志线来充分检验夹钳的压力。断裂试样,并且观察标志线是否的移动来判断夹钳是否滑动。如果发生滑动,在测试时调整夹钳气垫的压力或者通过手动来紧固夹钳。如果夹钳压力的增加导致夹头的断裂,这是应该使用一些诸如像在夹钳上垫衬垫或者把试样处理成带有波纹的试样的方法来消除滑动。
(5)按照测试程序进行标准织物测试。
(6)计算标准织物的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率,并按照测试程序12计算其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7)将数据与标准织物以前的结果做对比,如果差异在允许范围之外,重新调操作系统找出差异所在。
13826987597
qq: 2851355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