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多学科合作,保证患者安全!我国首个抗栓门诊标准操作规程专家共识发布

2020-1-5 9:04:54发布7次查看
近期,由阜外医院药剂科郑英丽教授牵头撰写的抗凝(栓)门诊标准操作规程专家共识。
a-
a+
早报:“耳朵听”
共识指出,抗凝(栓)门诊是通过药师和医师的合作,对接受抗凝治疗患者进行系统、规范、全面的指导与治疗,以规范使用抗凝药物,提高抗凝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依从性的多学科合作形式。
阜外医院抗凝(栓)门诊门诊的特殊性在于医师和药师共同出诊:医师侧重问诊、处方药物及开具化验单;药师侧重患者的用药指导、关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药物不良反应等。
时至2019年3月,阜外医院抗凝门诊已管理患者3 072例,接诊患者9 260例次。抗凝门诊的设立使得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大大提高。
抗凝(栓)门诊有三大作用:
(1)协助临床医师和患者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2)通过长期规范监测,将患者的严重出血并发症风险降至最低;
(3)提高患者依从性,避免血栓并发症。
阜外医院抗凝门诊还针对682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3 102次就诊资料进行了分析,共发生10例(1.5%)患者发生大出血。在使用华法林的患者共2 869次就诊中,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危急值(>4.5)共出现27例(0.94%),其中10例(37.0%)与药物相互作用有关,6例(22.2%)为华法林快代谢型。
共识指出,理想的抗凝(栓)门诊医务人员应具备:
(1)确定抗凝药物应用的适应证、剂量、疗程等,以及为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的能力;
(2)处理特殊人群的抗凝问题及不良反应的能力等。抗凝(栓)门诊药师应为取得抗凝专业或心血管专业临床药师资格证书的专科临床药师,或在上述临床药师指导下的通科临床药师。
抗凝(栓)门诊诊室接诊流程见下图:
该共识对抗凝(栓)门诊患者和维持治疗的inr监测频率给予了具体推荐:
初始治疗时,每隔3~5天监测1次(高敏患者应服药2~3天后监测),直至inr达到治疗范围,之后调整为每周监测1次;第一个月至少每周监测1次。
维持治疗阶段,inr稳定在目标范围后,每4周内监测1次;如抗凝过度,1~2天内监测1次;调整剂量后,5~7天内监测1次,之后1~2周内复查。
共识还对门诊服用华法林的患者inr升高或出血时的管理给予了建议(下表)。
该共识指出,抗凝(栓)门诊也可通过互联网接诊。互联网接诊适合病情较为稳定、居所离医院较远、交通不便和有残疾的患者。
该共识强调,抗凝(栓)药物的特点决定了抗凝门诊存在一定风险。
风险主观方面包括:医务人员获取患者信息不全面、遗漏需要宣教的要点、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不足、忽略患者的合法权利(如安全保障权、知情同意权、自主选择权、隐私权)等;患者方面包括治疗期望值过高、因疾病导致的心理或经济压力过大、不信任医务人员,以及不积极配合治疗等。
客观方面的因素主要考虑法律风险。缺乏明晰的药师医疗决策权和处方权依然是阻碍药师门诊发展关键因素,因此药师需要与医师密切合作。
来源:
1、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血管药学分会.抗凝(栓)门诊标准操作规程专家共识.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944-950.
2、郑英丽,丁征,于欢,等.阜外医院医师和药师协作规范化抗凝管理的回顾性分析.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951-955.
3、丁征,王莹,彭昆,等.抗凝门诊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抗凝药物出血发生情况分析.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956-960.
剩余70% 开通vip阅读全文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共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同步到新浪微博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过,赶快抢沙发吧!
为你推荐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