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刚加盟华为,助力“中国博世”的野心
2019-12-5 8:09:04发布3次查看
作者丨方世滔
编辑丨张宇喆
11月26日,有消息称原北汽集团党委常委、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已于近日加盟华为,将任新成立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单元(bu)副总裁。
郑刚于2013年正式加入北汽新能源,在他任职的5年,北汽系能源的人员规模扩大了12倍,资产规模壮大了47倍,营业收入增长了64倍,产品销量增长了97倍。期间,北汽新能源更是以“北汽蓝谷”之名登陆a股市场,成为国内新能源整车第一股。
2014-2018年,北汽新能源连续五年获得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销量冠军。可以说,北汽新能源的日渐壮大,离不开郑刚的心血倾注。
然而,就在北汽新能源如日中天的时候,为了谋求更长远的发展,郑刚选择了离开。
“在高速变化的今天,要想真正理清未来10年的职业发展方向,还是很有挑战,并且是需要时间的,”从北汽离职后的郑刚曾对媒体这样说道,“对我来说,在北汽一个地方已经工作了近20年,多花一点时间看清楚下一个10年的方向,还是很有必要的。”
离开北汽的郑刚选择了铁牛集团,担任铁牛集团(众泰汽车控股股东)董事长的特别顾问,帮助铁牛集团董事长应建仁处理与汽车业务相关的管理顾问工作,助力铁牛集团进行汽车业务的战略规划、资产重组、业务整合工作。
自郑刚加入铁牛集团开始,业内就纷纷猜测其在铁牛集团任职只是一个过渡。如今,不过半年的时间,郑刚再次移步华为,也印证了此前的猜测。
从郑刚的选择来看,华为似乎就是他眼中汽车产业“下一个10年的方向”。
虽然华为曾多次公开声明将不会造车,而是希望作为一级供应商,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但该公司在汽车领域的布局正在以肉眼看见的速度扩张。
从2015年到现在,凭借自身在5g、ai、芯片能等领域的优势,华为已经与上汽、北汽、长城、一汽、吉利、长安等国内头部车企签署了合作协议。而诸如奥迪这样的国际车企巨头,也将华为视为重点合作对象。
今年5月27日,任正非签发组织变动文件,华为正式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单元(bu),郑刚加入的便是这一bu。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单元与华为先前成立的三大bg和cloud bu并列为该集团的一级部门,由ict(信息与通信)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
新成立的汽车智能解决方案业务单元,肩负着华为进一步向汽车行业的渗透的责任。吸收郑刚这样车企出身,并深耕汽车行业多年的高管,将有助于华为更精准的捕捉主机厂的需求。郑刚加入后,华为与主机厂的合作或将更加的顺畅和深入。
汽车行业正面临着“新四化”催生的变革,伴随着变革一同而来的,便是跨界和重新洗牌的机会。华为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科技公司,没有理由错过这次机会。
虽然在权衡之后华为选择不造车,但并不代表其不希望成为如博世一样全球最大的一级供应商。“招兵买马”的背后,华为寄希望于借力智能网联成为“中国博世”的野心已然显露。
编辑:张宇喆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亿欧,经亿欧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作者:方世滔来源:亿欧
该用户其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