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Old Navy将撤出中国市场 现在外来的和尚也不好念经

2019-11-28 19:55:47发布33次查看

  也许外国品牌在中国更好卖这一观念得改一改了,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洋品牌在中国都能吃香。
  最近,美国服饰集团gap旗下的old
navy就宣布在即将到来的2020年会撤出中国市场。这一撤离让人猝不及防,但也不能说是无迹可寻。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进入中国市场六年,old
navy一共就开了零星的十几家店铺,可谓进展缓慢。
  与之匹配的是其“低知名度”。一个可参考的标准是,在old
navy的天猫旗舰店上,目前的粉丝数量为156万,gap的相对好一些为790万。相比之下,其欧美同行的知名度则明显多很多,h&m超过了1000万,而zara的粉丝更是接近2000万。两年前,gap集团大中华区电子商务负责人曾告诉笔者,“我们在美国的知名度可以说是99%。但在中国的知名度确实……”,如今的状况显然并没有改善。
  实话是,gap在美国算是“国民品牌”, old navy在进入中国之前已在本土市场发展成熟。在集团的业绩中,old
navy的销售额占到半壁江山,相对于gap的老化与滞涨,old navy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这也许是当年gap对old
navy寄予厚望的原因之一—一个价格更加便宜、更加年轻的品牌,对于新兴市场的消费而言也许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只不过,品牌的运气不太好。在下定决心在中国展开业务开辟店铺时,一众外资品牌诸如zara、h&m、优衣库等品牌早已进入中国市场。从价格而言,集团旗下的两个品牌几乎没有优势;从受众定位而言,它的竞争对手更为清晰。比如zara、h&m主要针对的就是时尚都市女性,高频率的更新也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频次,这让当年初次接触快时尚的中国消费者欣喜若狂,推动了两个品牌在中国的高速发展。
  而gap呢,在美国主打的family(家庭)购物,提倡的是休闲、舒适以及价格亲民。可惜的是这一概念在中国似乎被优衣库运用的更好。如果你去各家的店铺里逛一圈,会发现在那些女性属性较强的店里中,几乎看不到男性(除了那些陪着女友、太太来购物的男性)以及年长的消费者(无论男女),但在优衣库的店铺里,倒是常可以看到男同胞的身影。一个流行的网络段子是中国程序员标配是优衣库的格子衬衣(t恤衫)加牛仔裤,而在稍微暖和一些南方城市,优衣库的薄羽绒、摇粒绒衫、发热内衣则常是冬季的爆款。
  中国服饰市场的竞争激烈、本土平价品牌崛起等都给gap以压力,但反过来,对其对手亦是如此。总结来看,gap在中国表现不佳的原因有几点,一是gap以及old
navy在中国发展的这些年一直以来都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没有摸清当地消费者的喜好。我们很少看到近些年流行的爆款单品出自它们。其次,对于市场的判断也有一定问题。数年前gap曾揣测中国消费者也许需要价格更低的休闲服饰(而这一类服饰则是中国最不缺,竞争也是最惨烈的)。相反,它的竞争对手则注意到了中国消费升级这样的商机,纷纷引入更为高阶的品牌以迎合这一趋势且发展得都不错。不过需要指出的,相较于其他业务,gap目前在童装市场上的表现却要出色得多,近些年来,天猫“双十一”童装销售排名中,gap的童装几乎都能够挤进前三的位置,远远领先其他的国际品牌。
  当然,old
navy铩羽而归还有部分原因是出于集团自身的战略考量。gap集团如今在本土也是日渐萧条,最新发布的截至11月2日的三季度财报显示,集团整体的销售额同比减少2.2%至40亿美元,管理层欲将old
navy独立分拆,所以需要集中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在本土市场。
  退出一个已进入的市场对于品牌而言不算好消息。而old navy不是第一个败走中国市场的,在此之前,它的美国老乡forever
21以及其英国同行asos、topshop、new
look都曾折戟。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市场确实有巨大潜力,却也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经营。这里的消费者在见识过各式的国际品牌后有了自己的鉴赏力,今后外来的和尚需知这里不再好念经,想要分一杯羹也得花上大精力。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