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澧县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乱象

2018-11-28 20:49:41发布24次查看
目前常德市各县市区正在炒得沸沸扬扬的关于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话题,澧县也不例外,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在这里,本人代表暂未纳入参公管理的人员说几句话,也想听听澧县人社部门能不能说几句公道话。
一是关于事业单位进人问题。自1999年国家实行“凡进改考”的行政事业单位进人制度以来,公务员全面实行了公开招考,医院、学院也实行了公开招考,而其他政府部门所属综合性事业单位除了少数计划内包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转业退伍军人外,其他全部进人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哪个不是某某领导、某某局长的亲戚,不管你是无业游民,还是企业下岗职工,只要自己喊得到编,不需要经过任何招聘考试就可以进,毫无规矩和章法。所有这些已纳入参公管理人员员能不能公开亮明身份,自己是怎么进来的,当初进单位时是不是已经违规了。
二是关于单位内部编制问题。我们都知道,大部分单位内部还有二层机构,根据事业单位性质分类,有些二层机构是参公管理单位,有些又不是。而一个单位到底哪些人该在哪个二层单位,我不知道其他县市区的做法,澧县的做法就是单位领导一句话,今年你的编制在这个单位,明年你的编制又可以在另外一个单位,完全不是根据工作需要,也从没有进行岗位竞争,年底一张编统表就可以解决问题。这是最让我们这些暂未纳入参公管理人员不服的,认为是最不公的。
三是关于事业单位人员转岗的问题。这次已经纳入参公管理人员,其中有相当部分人员身份是事业单位工人员身份,以前套发工资晋级都是按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进行,而按照规定只有管理岗位人员才能纳入参公管理。澧县的做法又很特别,将这些事业单位工人身份的档案全部从人事部门调出,由单位负责政工人事工作人员将其岗位从2007年起全部换为管理岗位,身份直接变为管理人员,工资也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套改为管理九级,这不是典型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吗?据我们到人事部门咨询情况,相关人员竟然还说这是符合规定的。2000年全省工商体制改革,当时也是计划内包分配大中专毕业生、具有干部身份的直接转为公务员身份了,而其他工人身份的人也只能转为工勤人员或直接分流,要是像参公管理这么容易转身份,那当初为什么工商局的人就转不了呢?为什么还折腾那么多年呢?
事业单位改革是大势所趋,是国家的大政策,我们无可非议,但如何在改革推进过程中体现公平正义是我们期盼的,而不是暗箱操作,单位个别领导说了算。同时,希望与我处境经历相同的人要勇敢站出来,多向上级有部门呼吁,争取得到妥善解决!
这个问题在澧县各个单位普遍存在,涉及的人太多了,请上级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下,关心一下我们这些可怜的人
逐步落实、提高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待遇,是国家规范公务员队伍管理的保障性措施,我们能够理解、接受并赞同!关键问题在于澧县人事局严重失策、失职!!(1)没有督促各相关单位结合本单位实情充分落实政策(各单位混岗混编现象严重)。(2)哪些单位符合参公条件,应全面摸底,不是坐在办公室核资料审材料,全县有很多符合参公条件的单位应该纳入而没有纳入,这些情况应该积极向上反应,争取解决;基础工作没有落脚,盲目执行相关政策。(3)对已经批准纳入参公管理单位的部分人员,因个人不符合参公条件没有批准参公的,任然按照参公人员的身份核发工资享受待遇更是荒唐滑稽!!肯哭的孩子有奶吃!!倡议:同类人员积极维权!!
国家的政策我个人认为从研究到制定都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作为一名党员也会无条件服从。但是到地方施行的时候就成为了某些人权力寻租的对象,不讲公平,一家之言。 希望省里、市里对此类现象进行调查,给各位寒心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暖暖心。也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权利靠我们自己维护。
人事部门严重不作为造成现在的局面,望通过自查和核查,严格落实“三定方案”,对违反规定的领导严肃处理,对不作为的领导严肃处理,给大家一个说法。
你要爆点实际内幕情况,才有可能得到重视
如果大家都把自己的单位关于参公管理的事爆料,一定会引起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
希望省、市、县人事部门以“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正面回复帖子,并将所有通过参公的单位及其人员在网站公布,让群众监督,不要暗箱操作。
澧县的水很深,澧县人民都清楚
那确实。政府严重不作为,应问责、落实
可怜的娃,支持你们,比父辈们强。
想当年,我们满怀激情,参加了人民解放军,上过前线,立过功,转业后,政府把我安排到了当时最好的单位粮食系统,但好日子没过几天,下岗了,工作单位没有了,好失落啊,我们现在每年自己还要缴几千元的社保费呢,心理感觉不公平,凭什么人家一转业,都不是干部,都不是大学生,就能上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还能戴上大盖帽,捞点外快,而我们只能进企业呢。
会叫的孩子有奶吃!当今社会还是如此,扎根基层老老实实工作的人,领导是看不到地,非得要弄出点动静,领导才知道滴,希望领导好好考虑,制定政策时来基层看看吧!
看人家交通局,牛!
批准为参公单位后进入参公单位的人员应该直接参公;县里制定的参公文件明显歧视我们转业军人,如果我们早几个月转业分配到了参公单位,就可以顺利的参公,而我们为国家多做了几年贡献的转业军人却被人为的歧视政策拒之门外,这与《转业军人安置法》是有严重冲突的。我们一直强烈要求县政府领导对转业军人群体,重点考虑,参照公务员管理实施登记。
根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法释义,公务员法的人员限制条件只对受过刑事犯罪、劳教人员和开除工职、不服从分配以及身体条件不适宜、工勤人员等人员作出了限制,而并未对是否国家干部身份作出硬性要求。根据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我国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立法精神是要建立在合法、合理的基础上的。公务员法打破身份限制,遵循了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科学化、人性化立法精神。而我县人社部门制定公务员转录和参公过渡政策所附加的人员限制条件有悖于公务员法的立法初衷。安置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复员退伍军人,我们的优先权在哪里?身份限制有政策歧视性,既不利于工作积极性的提高,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我建议这个问题可以向中央巡视组反映,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查处一批!
现在交通局都在转岗了,马上就要参公了,别人叫了,奶也有了,马上就来面包了!同志们,叫了,牛奶会有,面包也会有的。。。。
要求县人事局及相关部门站出来正面回答、解释!!
现在的参公是符合条件的没报反而没的条件的就打擦边球地安排和编就报了现在不就乱弹琴吗都像上面的一位说的一样局长说了算
还有的是当兵十几年回来了安排了到现在还没编制你说是政府还是局长的责任呢为啥澧县都是那样呢
能不能公平公正公开的把澧县的参公弄的让所有的人心理舒服一点吗
非得要上访维权了才能解决吗领导们
那些年凭关系凭金钱进事业单位的大有人在,应该彻查。
2016-04-17 15:54:54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