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老师的职称评定和以前不同了,除了正式被评上的人外,还有一个陪评的。本来职称评定就是一个让人头痛的事,好不容易争得一个名额,接下来还要按照上面的要求去小心地准备各种各样的材料,那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到了县里,还要到指定的打印处打印各式东西。装订完毕后简直就是一部著作。当然啦,同时还要花费好几百元人民币。现在多了一个陪评的,就多了一个促进消费的人了,全县每年评职称的有多少?好几百人呢!算算吧,那是多少米米啊!有必要陪评吗?
据我所知,职称评定在县级层面上根本无法订制评审方案和细则,县人社局和教育局是遵照省里的评审文件操作的。
此项规定全省一样,县里无权。
间接型做生意,为教育局对面的店面如金碟等
200人聘x200元=4万,这还只是小数目。
浪费多少材料和耗材?
严重违反党和国家习近平的指示,创立节约型社会,如果慈利县、张家界市不改革这种聘职称的方法,直接向中国中共中央办公厅写信。后果自负
此陪评政策不光倡浪费之风,还引发下面的学校里矛盾重重。因为陪评人分没打上去,此次评上职称是没有希望的,本来就窝了一肚子火,还要去给别人陪杀场,还要出几百块钱谁愿意呢?最后还是打分上线的人一人整两份材料、出两份钱,你巷血不血瓜!
进入二十一世纪都十几年了,教师进职称还在搞评定,依我看评定职称就是看年纪和关系,要像卫生系统,全部以考代评,有本事你就考上。
真的不是县里的政策?上面的领导真的置习主席的明文规定于不顾?
这还这不是县里政策,确实是省里的政策。别整那没用的。
真无聊,职称是最水的,就我们这里职称评定最水,全省范围张家界最乱,打么得分,乱搞一气!以前什么土政策一篙子赶,再加上后台关系,好多人符合政策进不了,同年毕业有的人都可以进中高,而我们连中一都不是,说到这些就来火!
2014-05-13 14:37: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