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不缺衣少食,而且流传着这样的话:“吃得好,死得早;吃得素,够得活。”因此,谁都不会太在乎吃得怎样,即使吃个“忆苦餐”,未毕不是好事。但是,中国人有好客的传统,传统文化中有“出门三步为客”的说法,也就是说对出门在外的人要把他当做客,即使无力招待,也要好生接待,益师附小可能对传统文化不屑一顾,才让人颇有微词。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许这个学校值得称道,因为他们很能遵守中央“八项规定”,表现得十分廉洁、节俭,看来他们一年的招待费也不会上五位数。因此,他们的会计报表上招待费如果显示超过了五位数,甚至达到几十万,那就有问题了,因为他们在这方面似乎是零招待,怎么会出现那样大的数额呢?难道是虚列了费用,让被招待者背了“黑锅”?然而,我有一点始终弄不明白,据我所知,他们对待上级领导却不是这般吝啬,大方得很,桌上大鱼大肉,席间觥筹交错,一个个吃得酩酊大醉,如红脸关公,不辨东南西北。如果他们招待费数字大得惊人,是不是在招待个别人时太铺张浪费、大手大脚了呢?更进一步说,是不是某些行政主管部门与他们有着什么不良交易,进行了某些利益输送呢?如果是这样,那问题的性质就发生变化了,那就不是什么“冷遇监考老师”这么简单了,“冷遇监考老师”充其量只是一根引线而已。
我这么说不是没有根据的,监考老师遭冷遇的帖子发出以后,主管部门相当敏感,对监考老师一个个打电话,要求不要跟帖。这就奇怪了,一个反映日常生活,或者说是反映人生酸甜苦辣的小帖子,只能算是鸡毛蒜皮之事,这竟让主管部门煞有介事地部署这么一项严肃的工作,是他们太敬业还是另有原因?这无论怎么看都类似于“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笑话。可以肯定,他们绝对不是敬业,因为这个与他们工作几乎没有关联,倒是有一个事情与他们的工作紧密关联,或者说就是他们的主业,他们却视而不见。今年2月24日,我在该论坛上发了题为《致益师附小校长的一封公开信:益师附小学生公众场所表现令人目不忍睹耳不堪闻》,披露了该校学生素质低,就像看牛坪里的看牛娃一样,在公众场合的表现令人唏嘘不已。这个涉及到教书育人的问题,教育部门应该管,而且我也呼吁他们管,但他们就当没看见,更没有人在第一时间同哪个打电话,或进行探讨探讨,看怎样才能强化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怎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倒是这个帖子一发出,有些人立马就看到了,并且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兜了这么大个圈子,明眼人也应该看出来了我想说什么,我就想说一句话:纪检部门得查查,而且是负责任地查查,就查两个问题:一、益师附小的所有费用支出情况,重点是招待费,看是否存在贪污、挪用、行贿现象;二教育局某些个人与该校是否存在权钱交易、利益输送行为。(待续)
有些黑色的问题,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多数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2017-12-15 12:47: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