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5日,湘潭窑湾贴出来了《雨征办征告[2017]6号关于启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工作的公告》,拟征收范围:窑湾李柳染堂以西至杨梅洲大桥的区域的,意味着世世代代的窑湾原住民需要被征收搬离。无数的窑湾人彻夜无眠,食不甘味,我反复的读该决定发现有如下不合理、不合情、不合利之处。
一、不合理——与项目建设的初衷和规划不符,与历史古街开发理念相悖
2014年10月15日湘潭市城乡规划局公示的“湘潭窑湾老街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公示”中开篇即提出“窑湾得名于清代,原名“”石湾”,“锦湾”。是湘潭地区最古老的区域,位于湘潭市河西旧城的西端,东起石嘴垴,西至木材公司,与杨梅洲隔水相望,全长2000多米,整个街区占地约44公顷,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规划在严格保护街巷保护传统风貌和历史建筑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存的历史遗产,人文资源,历史环境要素,发挥街区优势,突出特色,将窑湾建设成为整体风貌格局保存较好,富含湘潭文化内涵,反映湘潭传统特色的文化旅游街区。”规划的初衷为保护性开发,而非大拆大建。
李柳染堂至杨梅洲大桥长约1.3公里,无论从长度还是面积上,都是窑湾的大部分。1、这里有无数上百年的老建筑,老窑湾人一直供奉和祭拜的法雷观,济民祠(始于清同治二年);2、保留着窑湾人独特的民风民俗,中央四套“北纬30度中国行—湘潭窑湾“的采访报道全部在这片区域开展。而现在这上面的房屋,包括法雷观,济民祠均需要拆除,所有原住民均需要搬走,这样的行为完全与窑湾历史文化街区项目建设的初衷与规划相违背。
另外把原住民全部迁走,也与目前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的理念相冲突,文化部2011年8月2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技、艺、物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些元素共同依附于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保护遗产的时候,必须同时保护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必须强调整体的保护。“我们不赞成在古镇古村落改造的过程中把原住居民赶走的做法,把传统村落、老街、老宅变成没有原居民居住的空心遗址。”苏州文保专家徐刚毅:“我们历史文化遗产不光要保护它的建筑和水系,还应该保护它的人文环境和传统文化,多留一些原住民,就是保护一个活态的古镇,对保护文化遗产来讲是更重要的。”
二、不合情——窑湾人勤劳朴实,热爱窑湾,值得尊重,而不是搬迁
窑湾原住民勤劳,朴实,目前窑湾的原住民努力的传承窑湾独特的民风民俗,为精美湘潭,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1、渔民坚持手工制船,手工油船,手工织网等传统技艺;2、每年端午都会成立龙委会,并且是湘潭龙舟比赛最热情的组织者和参与者,3、窑湾的粽子,糖油粑粑,窑湾米粉,煎铰等窑湾特色小吃一直是湘潭地方特色小吃中最有影响力的品牌,4、窑湾人建立了大学生艺术学院实践基地,为大学生来窑湾写生提供帮助和便利。5、民间开通”湘潭窑湾“自媒体,微博,努力在网上宣传窑湾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6、积极参与”河长助理 湘江卫士“志愿者活动,共同为保护母亲河湘江贡献力量。
窑湾人坚韧,热爱窑湾这片土地,几千年来,一年几次的洪水,战乱都不曾使窑湾人搬走,现在政府的一张征收决定就要把窑湾人搬走,窑湾人在感情上接受不了。
三、不合利——大拆大建,拆真建假,失去的是湘潭窑湾独有风格特色
2011年湘潭市获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现在正在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划定城正街与窑湾两个历史文化街区,这么珍贵的古建筑群大拆大建,拆真建假,实在是弊大于利。
新修建的窑湾虽然可以格式统一,门面林立。但湘潭窑湾老房子的建筑风格和历史味道基本没有了,窑湾之美在于原来挑出的精致的木头阳台,木板条的斑驳墙壁,为应付洪水而在二楼开出的门,楼下随时待命的小船,瓦片缝隙漏出的几缕阳光,道观常年不断的香烛钱纸,做饭时弥漫的混杂着柴火的饭菜香味,屋檐下呢喃的燕子和品茶的老人。那种没有铜钱味的慢节奏生活。一切都以一个不同于这个城市的慢节奏在运转。失去了自己特色的东西,到底能吸引谁呢?
四、恳请政府能让窑湾人配合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不搬离
对窑湾人来说,窑湾不仅仅是一条街,而是窑湾人生活的全部,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两千年来,窑湾人经历了无数次洪水灾难,无数次战争动乱,坚韧的窑湾人都没有离开这片土地,而是坚持为窑湾这片土地付出毕生的汗水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今天,伴随着湘江长沙航电水利枢纽的建设,窑湾不再年年受洪水的威胁,窑湾人恳求政府能让窑湾人留在窑湾这片热土上,配合历史文化街区建设而不搬离。
附件:
1、中央四套中文国际l北纬30度中国行湘潭窑湾(21分钟开始) http://xiyou.cntv.cn/v-5313885e-a731-11e2-b140-a4badb469111.html
2、文化部:不赞成在古镇古村落改造过程中把原住民赶走
http://culture.ifeng.com/a/20140820/41659144_0.shtml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窑湾人。我自幼生长在这里,读书,工作,结婚,生子,平凡而又普通。所谓的窑湾拆迁他们就是欺负我们窑湾人无权无势,典型的弱肉强食,在原来有洪水的时候,洪水保护了我们,因为一年几次的洪水,窑湾这块土地没人看得上,但现在长沙航电枢纽一建好,洪水不经常发了,无数双眼睛盯着这块风水宝地。
2017-06-04 19:3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