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溆浦县教育局最近几年补充的教师 ,无外乎这几类人:1、社招的一批,2、特岗教师,3、免费师范生。据我所知,只有这批免费师范生在学生时代都是学校的优秀生,师范毕业后担任溆浦教育的大梁,如果不是他们,我们溆浦的教育将何从何去,你懂的。至于社招和特岗,绝大多数都是一些三本以下的而且是非师范类的毕业生,高考成绩就那么200到300多分。试想一下,一个在自己学生时代什么都不懂的人怎么去当好老师?怎么传道授业?尊敬的教育局领导,你们有空可以去下面的学校调研一下,看你们招的那些教师的教学能力如何?素质怎么样?这对今后的教师招聘工作肯定有所帮助的。个人建议:对今后进入教师这行列的门槛要高,除了教师资格证、普通话条件必备外, 能否再加上是师范类毕业生这一条件。不要再像社会上的谬论那样,什么人都可以去当老师,教师全是一些找不到工作的人才去当老师,是最后的选择。只有抬高进入教师行列的门槛,才能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才能振兴溆浦的教育事业,最后才能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这几年招收的新老师是有些学生时代成绩不好,原因大家心知肚明,因为学习成绩优秀的不愿当老师,教师职业吸引力不强。提高教师进入门槛,不提高待遇,结果是以后的学生可能没有足够的老师了。
学习成绩还是另论,好多还是问题学生,吊儿郎当的如果这群人当教师溆浦教育可以就是毁了,直接输在起跑线,如今的大专真的不适合做老师了,大专只要是个人都可以读,已经不是二十年前的大专,那时的大专分数线比如今二本还高,九十年代那批中专毕业的老师可以说是学霸来的换作今天的话优秀的话是可以进985的,迫于家庭压力选择中专跳出龙门,可以说他们撑起农村基础教育一片天。如今选出的老师不要说成绩很多学生时代都不怎么学的,如今的学生成绩已经没法和二十年前比了,那时候初中差生考个四五十分都很少,如今初中十来分二十分也不乏其人,高中除了一中好多连二本都剃光头,换作二十年前普通高中也出过武大浙大,如今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是如今农村教育已经危险的地步,基础不打好,到了高中已经挽救不了了,可以说是两极分化特别严重,也不只是溆浦的问题,是整个农村教育下滑,农村籍重点大学逐年减少,不到百分之30,作为旁观者只能呐喊一下,但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如果不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福利投入这个局面也很难改变,一些省份出现空心学校也是有原因的,还不是对农村师资不放心,教育平衡刻不容缓。不要搞什么特岗了,没有对农村教育起到应有的作用,只有招聘一批正式师范生,特岗刚引进来没什么经验,等有所成长又走了,农村学校成了他们培训基地了,受害的还是农村学子。做老师目前来说起码要二本以上的师范,目前二本的分数也只400多分高考成绩,换做以前这个分数是不如大专的。
.优秀人才根本不愿意当教师。这个情况很严重,基层优秀教师资源严重匮乏,根本原因是月薪低,能考上好大学的好多没有去投入教育行业,因为现在都是以金钱多少论成败,二十年前的为什么城乡差距没那么大,因为那时候中师是分配制度定向的,基本在生源地,如今已经没有这种模式,现在是可以大范围异动有点成绩都会往好的地方发展,农村学校好不容易培养一位优秀教师,全被县城选调,城里一旦缺教师就往农村调,那农村的师资从哪里选呢,像抽水机一样一锅端,这样子政策肯定不可取的,城镇应该是自己培养而不是对下面学校釜底抽薪,造成断层,就像一个流水席你来我往。期待上面能重视教育公平,站在同一起跑线才能公平竞争。
现在农村师资是下降很多的,以为身边同学为例有几个同学经常是被老师谈话的,现在也在充实在教育队伍中,学生时代是熊孩子期待能教育育人,幸好只是教体育,其他的也是成绩平平淡淡没得过一张奖状,换做以前分配年代这样的是没有资格参加考试的,以前的中师可以说集中农村最优秀的学子,就算是以前农村落榜高中生做民办老师实力也是有的,学生时代学习也是很努力的,归根结底还的看在学生时代的具体状况,没有优秀的教师做老师,哪里能出优秀的学生。对城市来说目前肯定是越来越好,但中国人口最多的还是在农村农村基础教育毁了也是国家损失,会造成阶层固化,寒门难出贵子不再是伪命题。
非师范生也看哪里毕业的,如果是211985重点大学当然做教师无可厚非,本身是学霸中小学知识对他们是小菜一碟,师范生也没有人家基础学科学的好,如果又不是师范生,又不是重点的那另当别论了。
看了今年招聘的教师门槛,别的不说就说高中好多居然是三本二本的独立学院非师范,还要二本怀化学院也可以教高中,极少一部分湖南师大的而且不一定是师范专业,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另方面确实县里招聘不到合格老师,只的降低标准,这可是高中高中尤其是理科没有一定的实力是很难把课程讲透 的,以目前怀化学院的含金量只能教初中,二十年前的怀化师专也是教初中,分数比现在分数线还高。只是一个大专提升的二本,现在一般优秀学子根本不考虑这个学校,现在也可以用来充实高中师资。放在大城市连小学可能都不要,都要985,这差距明显啊。
2017-10-31 15:46: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