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甘线扩建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双峰县太甘线原路扩建升级,由342县道升级为省道。在扩建施工过程中,不足二十公里的线路,沿线有近百户村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人身安全难以保障,居住环境变得越来越差。
甘棠镇白龙潭村村民朱六端的住房在太甘线扩建后,住房离公路的零距离。朱六端家房屋证件齐全合法,是老房子老地基了,有二十多年了,从建房到现在修了三次路了,从最初的土路,到柏油路,到水泥路,最后到现在的342省道,每次都让地,到现在都挨着我房屋修了。居住安全无法得到保障,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镇府负责人也没有公开拆迁的补偿标准,没有公开马路扩宽的规化,和征收要求。把朱六端地强行挖掘掉,并在挖掘过程中,派出所和地方人员强行控制其家人。造成恶劣影响,地方群众反响激烈。
双峰县太甘线的扩建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不顾沿线村民的正当权益。太甘线的扩建不是为民办实事,而是搞得老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公路两侧永久性构造物或者设施,其建筑设施边缘与公路边沟外缘的最小间距:国道不少于二十米,省道不少于十五米,县道不少于十米。因此,太甘线的扩建也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现在提倡依法办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太甘线的扩建不但违法,而且侵害沿线村民的正当权益。为保障老百姓的正当权益不受侵害,为老百姓伸张正义。请求上级领导和各有关部门严肃查处此事。
双峰县甘棠镇白龙潭村
受害人:朱六端等
我是一名参与太甘公路(现省道s342)升级改造的工作人员,看了六端于2017年12月12日发的关于太甘公路改造方面的贴子,认为网友“六端”所说的很多与事实不符,现以个人名义对这篇帖子进行评论:
1、太甘公路升级改造的背景。 太甘公路全程是太平寺至青树坪,初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是我县境内连接涟源和邵东的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由于弯多路窄,路况较差,与当地经济发展要求很不相符。为此,青三甘三乡镇的人大代表连续多次向政府提案,县人民政府花了很大魄力才向省政府争取,将原县道升级为省道,按二级标准于2017年进行改造。广大人民深知:要想富,先修路。所以太甘公路的扩建改造,是沿线广大人民期盼已久的一件大好事。事实上,甘棠境内的施工进度是全线三个乡镇中最快的,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配合,是做不要的。网友“六端”所说的“太甘公路扩建沿线怨声载道,民不聊生”,简直是对太甘公路扩建意义的一种污蔑。
2、甘棠镇白龙潭村朱六端房屋与公路建设矛盾的情况。朱六端房屋初建于1997年,离太甘公路路基较近,最近的屋角离公路路基只有5米左右。所以建房之初就没有严格按公路管理条例的规定与公路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自已本身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017年2月公路扩建开始红线内征地时,按设计要求需占用朱六端屋前地坪时,朱六端老婆王若辉对征地进行了签字确认,政府将征地款按时转入了他本人提供的银行卡上。后朱六端夫妇以存在安全隐患为由提出要将房屋进行拆迁。县干线办派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察看,明确了该房屋不能拆迁,但可以特殊处理:将路基边线尽量往屋外移1米,实际比征用面积少了1.8米,同时该将路段包括对面的交叉路进行降破,目的就是尽量减少安全隐患,以后还会设置安全护栏。按县干线办的施工方案,镇村干部多次上门做思想解释工作,但朱六端夫妇一直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并多次阻工,导致该路段的工程进度严重滞后。12月11日,县干线办工作人员和镇村干部再一次上门做梳导工作,朱六端家人态度依然没有转变,还是坚持要求将房屋拆迁,并将七十多次的岳母娘抬到公路施工现场,阻止施工。不得已的情况下,甘学镇政府组织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依法对阻工现场进行了处置后,才恢复正常施工。沿线像朱六端家离公路较近又不在拆迁范围内的情况有10户,但县干线办因地制宜,都制定了一套较为合理的施工预案,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施工单位双峰县振兴路桥公司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倡导文明施工的理义,能够给老百姓方便的地方不吝惜工程成本。所以并不像网友“六端”所说的“太甘公路的扩建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不顾沿线村民的利益。”“太甘公路沿线近百户村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人身安全难以保障,居住环境变得越来越差。”太甘公路沿线甘棠镇内靠近公路的房屋加起来都应该没有一百户,网友“六端”的这种说法太夸大其辞了,相反,正充分暴露出了其不顾全大局,因个人私小目的利益而诋毁公益事业,破坏社会公德的本性。
2017-12-12 19: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