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珍惜这段美好时光
有个叫做周小平的网红写过一篇《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的文章,我虽不是很赞成他的一些观点,但我还是想化用他的题目来表达我的想法。对于我们慈利一中的师生而言,现在的慈利一中,应该正在进入一个较为美好的时光,但请不要辜负,敬请我们都珍惜这个正在到来的美好时光。
什么是一个学校最美好的时光,每个人自然都有不同的答案。在我看来,除了大家都关心的高升学率之外,不能缺少的自然应该还有幸福感和受尊重感。在过去的某一个阶段,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大多数人应该是缺少这种感觉的。当努力工作的人得不到精神和经济上的尊重的时候,你说谁还会拼命地去工作。
现在,这个艰难的时期已经渡过,正在或即将迎来一中最美好的时光,邢方荣校长来到一中后的所作所为,已经为广大师生所共同了解和钦佩,邢校长进一中后,来得最早,回去得最晚,无一日不是如此;只要在校,每日必在三个年级转转,走进办公室走进教室,和师生亲密交谈;高考前夕,亲自为寄宿学生送蚊香,问寒问暖,给予这些孩子父母般的温暖;高考时期,免费为高三学生提供高质量的饭菜等等,这些无须我再在此赘言。我们的师生了解到的是邢校长的亲历亲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感受到的是他的平易近人,感受到的是他对普通师生的尊重。相信我们经历了姚明亮老师事件的每一位都应该感同身受。从姚老师病倒的那一刻,到他最后被送上山埋葬,无一不体现出慈利一中对一个普通老师的尊重。邢校长亲自将姚老师抬上救护车,第一时间去探望,并发出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的指示,最后亲自送他上山。整个过程中,邢校长和一中师生为姚老师的病情恶化而忧,也为他的病情有所好转而喜。事后又为姚老师的补偿工作,邢校长和其他领导上下奔波,努力将事情解决得达到完美。姚老师的爱妻向金枝老师和儿子姚达说,第一次遇到像邢方荣校长这样尊重老师这样实在的校长。姚明亮老师的离去实在是让人非常遗憾的事,因为长期和他处于同一办公室,平时争论较多,所以彼此了解,我也是非常欣赏他的为人的,他虽不是完人,但起码是一个事业心强和工作能力强的长者,是值得我们大家尊敬和学习的。让人欣慰的是,他遇到了一位尊重老师的领导,若姚老师地下有知,当会含笑了无遗憾了。
在慈利一中的历史上,也曾经有过非常辉煌,让人感到幸福的时光,那就是王永锡校长主政的那些年。因为我从12岁起就生活在一中,故而比一般人听闻和了解到的东西更多一些。我听父亲和其它老师说过,王校长真是一个爱才的领导,只要听说哪里有一位老师优秀,亲自考察之后,定要将之调入一中才罢休。记得朱银坪主任曾经在文中自述,当五中被拆之时,他陷入困境,不知何去何从,正欲外出之时,却意外接到王校长带的信息,要他到一中报到。其实朱主任此时根本不认识王校长,只是因为在教育考研方面有一些研究,教学成绩也相当不错,便被王校长慧眼识英雄挑选到一中。朱主任后来成为特级教师,成为一中骨干,与王校长的识才是分不开的。至于为调进某个想要的教师而主动找上级领导的事就更多了,就不一一列举。当然,对于不想要的人,他是坚决阻止的。当时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就是教师子女不得直接进一中,现在看来,这个规定不一定合理,目前在一中的教师子女大多而言还是较为优秀的,但当时就是这么规定的。我记得95年大学毕业之时,我父亲找到当时教委主任林昌富,要求将我安排进一中,林主任满口答应,找一个机会专门将王校长和我父亲叫在一起说我的事,要求王校长将我安排在一中。但王校长当即拒绝,说教师子女进一中还没有开过先例,在他的手中也不能开先例。此事便作罢。在他人看来,我应该怨恨王校长,但我从来没有过,因为我知道他坚持的是原则,虽然他爱人和我父亲还是亲表兄妹关系。在今天,王永锡校长仍然是我所认识听闻的最伟大的校长。
但是,像过去的王校长,现在的邢方荣校长这样优秀的令人敬重的校长并非是人人都有机会遇到的,我相信,教育战线上许多教师都向往着一中,其实并非一中待遇比别人高,只是因为在现在的一中,干事有劲头,有了成绩能够得到认可。但我也知道,并非人人皆有这样的福分,那么身在一中的我们,其实并非一定都比其它学校的老师水平高,态度好,德行强,但起码我们运气好,我们是不是更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时光呢!
在封建时代,想要遇到一位像李世民这样的明君那是前生修来的福气,遇到昏君更是大概率的事,因为君王不是百姓选出来的。今天,校长也是上级领导安排的,能否遇到好校长也是要靠运气的,在目前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么我想,既然如此,当我们慈利一中有如此运气之时,作为一中的老师我们该如何办?是大家努力拼搏,让一中成为人人都向往的地方,还是一幅无所谓,搞好搞坏领导又奈我何的态度?
人活在世上不只是为了吃饭,不只是为了好玩轻松,更重要的还得有尊严。在一中让我们感受到尊重的今天,请让我们珍惜这个美好的时光!
朴实中肯。
这个学校缺乏保姆吗?怎么是个保姆型校长。
这个学校缺乏保姆吗?怎么是个保姆型校长。
网络上,只要出现慈利教育的负面舆情,不管真实与否,都会引来牢骚者一片哗然,彤爹骂娘之声如火山般爆发。教育形象就这样一次一次被这些牢骚者侵袭且有吞噬之势。笔者认为,一名自然人,针对教育舆论焦点,不明辨是非、不慎言谨行,只凑一吐为快,他就是一名牢骚者。
那些默默耕耘、静静付出的老师,被牢骚者视为仇敌;教育阵地学校一旦没有满足个人私欲,就被牢骚者恩将仇报。说到底,牢骚者是以践踏教育、仇视教育为目标,以追求个人利益为目的,以不顾一切为手段,以破坏慈利教育形象取得快乐的坏蛋。
风雨冰雪,在我大慈利,将追求中国梦的伟大理想传播给娃娃们,这是谁?严寒酷暑,在我大慈利,让几千学子安然进行午休,是谁在坚守?晨曦微露的清晨,在我大慈利,是谁奔于楼房林立间去上早课?风雨交加的夜晚,在我大慈利,谁还在寝室千叮万嘱?所有的这些,牢骚者们,你们鼠目寸光了吗?你自小也是在老师苦口婆心、谆谆教诲中长大,怎么一会写字就爱发牢骚了?老老实实的告诉你们,慈利教育是无数爱岗敬业、无数前后相继者共同铸就的品牌,不容置疑与亵渎。
单位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教育每名员工热爱自己的工作,具有高情操,大情怀,宽容心,不做牢骚者。教育队伍之大,不排除个别蝼蚁存在的可能性,但慈利教育的主流是优秀的,可以责骂个体,但绝不能唾骂整个教育。
在牢骚者的眼中,开窗所见晴空亦为雨。对于牢骚者无端的辱骂教育,应当引起警惕。诸位应该团结起来,具有大局意识,身怀正能量,正面发声淹没这些牢骚者,共树教育好形象。
发贴人别有用心,恶意攻击校长,攻击一中,甚至教育。所有一中的老师,放假了你们不上网吗?每人在网上把发贴人骂一句,唾沫都要淹死他!
网络发达,建设发贴人,不要乱攻击人,有事情,当面通过正常渠道反映。发贴不是最佳选择。人生短短几十年,何必那么做人呢?况且,弄不好,是不负法律责任的。
时刻网友1469088629213:何出此言?难道和师生在一起的校长就是你所谓保姆型的校长?难道你是希望你的孩子在学校读书几年根本不认识校长,你可能认为作为领导,自然应该高高在上吧!
我的孩子现正在一中上高三。在一中的短短两年多时间内,我们亲身经历了一中从水落三秋到慢慢兴起的过程。虽然至今我们还只在一中参加一次家长会,但从孩子平日的学习和言行,从社会各方面对一中的反响看,慈利县的政府领导对一中是高度重视的,安排邢校长到一中担任重担,是非常正确的。也许我们的孩子不一定会遇到一中最辉煌的时期,但我们的孩子赶上一中的兴起。我们是幸运的。感谢慈利政府领导给一中安排一位优秀的校长,感谢邢校长的辛苦付出和艰辛拼搏,感谢一中老师的谆谆教诲和日夜奋进。也感谢慈利一中的所有学生家长,将众多优秀学子没送去外地求学,陪伴慈利一中、陪伴我的孩子,一起度过人生最美好的高中年华,一起努力奋进奔波高等府。相信一中!支持一中!我们对一中,充满着希望!
慈利一中高考史上的两次辉煌,一次是1999年王堂元当校长时,北大、清华共录取5人,宋芳同学文科档案分全省我认识甚至很熟悉这个作者,也很尊敬他。连续两年高考成绩都很出色。
我也很佩服邢校长,起早贪黑,摸爬滚打,一年来,在他的带领下,一中终于有了很大的起色,一中师生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改观。
作者本人其实一直是个爱发牢骚的人,大到这个国家,小到一些领导,在他眼中几乎全是一无是处, 和他在一起,听他说话,只有牢骚!
这个时候,他能唱出这个调子。难得!
看来一中真的是春天来了,赞一个!
为邢校长点赞!为一中点赞!也为优秀的作者点赞!
只要不搞补习,啥校长都行。高中军训后就到城南补习班搞补习了,
听说高三毕业了在读补习班的也没几个考的更好的!
2016年大多数还是个二本和专科。
读书无用论开始
石门一中苏校长去天堂当校长了,今年石门一中高考成绩依然突出,究其因是校园文化建设搞得好。慈利一中要学习!在慈利有人怀念王永锡、有人想起黄关初;去年骂谭健、今年吹邢方荣。个人认为:慈利一中做大做强,依靠校园文化;校长像别人一样能上高三课、当高三班主任、还要培训教师。原来慈利一中出名:有省人大代表的校长、有初中部的数理化奥赛、有省文理状元等等!!现任慈利一中校长要多反思、多学习,要持续发展,不要杀鸡取卵。
在短期内,一中成绩提升如此之快,学风、教风转变如此之大,师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全社会有目共睹,慈利需要这样的好校长。
对于这些中国式看客们,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我已经找不到愤怒的理由了!我只想说,让他们疯狂吧,由它们去吧~
2016年的高考一中能够取得历史性的突破,除了县委县政府教育局对一中的大力扶持外,一中一群人在邢校长及其他领导的带领下奋力拼搏外,更重要的是有一大批热爱一中,对一中充满感情,在任何时候都不曾放弃一中的家长群体,如若不是你们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坚持将优秀的孩子送进一中,我们一中人即使拼尽全力,又岂不是无米之巧妇!谢谢广大慈利人民对一中的不离不弃,让我们渡过难关,能够再创辉煌!我们一中人唯有加倍努力,方对得起慈利人民!我们会牢记军训口号:爱我一中,再创辉煌!
该校严重缺乏门卫,一个门卫校长就能带动该校的教学水平提升?
过了许久方看到此文,甚是遗憾。为此文作者对一中一片热忱而感动,在如今社会中,能跳出小我,着眼于大处,实乃少之又少。赞该赞,批应批,做自己,佩服!
2016-07-21 11: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