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省、市、县领导、省委巡视组、各新闻媒体:
我叫陈有粮(电话:18273917159),新宁县金石镇新寨村(合并前的杨柳村)五组人,现年52岁,全家六口人,其中父母年近8旬,一双儿女尚在读小学。一家老小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靠我各地打零工做小工的收入,长期入不敷出,只能勉强度日,有时候还需有亲朋好友接济。因此,全家唯一的房子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修建的泥土瓦屋,由于年久失修,风吹雨琳,目前屋子墙面雨水冲刷严重,梁木腐朽,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考虑到人身安全及房子狭窄等原因,我们夫妻不得已于去年租住到附近马头桥(小地名)一接近废弃的老木屋内,由于父母年迈不方便外出,目前只有冒着危险仍居住在泥土屋内。
同时,本人房子位于一个小地名的叫老地冲的偏僻山坡上,出入紧靠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泥路,并远离村道一公里左右,平时用水都要到一公里外的水井肩挑,碰上下雨路滑摔跤也是常事,生产生活极不方便,事实上,这样的房子无论从地形位置还是安全角度都已经完全不适合居住。
近年来实施的精准扶贫本来是对真正贫困人口的精准帮扶,是一个伟大的惠民工程,我也渴望在党委政府的关怀帮助下解决实际困难,尽快脱贫致富,可是几年过去,我既未纳入扶贫对象,完全不能居住的危房也未列入帮助改造计划,经多方实地了解比较,并对照我村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像我这种情况实属罕见,而事实上,我村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中,家有小车的有之,建有两三层气派楼房的亦不在少数,这种形式主义与中央对精准扶贫工作的要求相去甚远,扶贫对象识别的不精准造成了我这种实际困难人员失去了被帮扶的机会,为此,我曾多次向金石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及村支部书记李世龙提交报告,请求帮助危房搬迁,他们均不予理睬,甚至还遭到唐姓某负责人的呵斥和威胁,请上级领导对这种官僚主义作风严肃追责。
同时,国土部门对本人的宅基地审批报告一直不予批复,而公职人员李某刚(原飞仙桥农科站负责人)却于2016年在杨柳村一组农田保护区占用优质水田近500平方修建豪宅一座,国土部门竟守土不负责,一路绿灯,选择性行政可见一斑。
今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在此,我再次呼吁和恳请各级领导关心重视我的诉求,实地调查了解情况,将扶贫对象识别更精准,将中央的政策精神落到实处,帮我实现易地搬迁愿望。谢谢!
陈有粮
国家这么关注穷人,而那当官的却视而不见,真是天高皇帝远!!
可以在省纪委举报
如果你有亲戚在城里当官,那肯定早就给新房子了。
据了解,投诉人是易地扶贫搬迁户,但投诉人反映的地址是农田,国土审不了,今年没有分散自建,只能统筹统建,现正在规划。
2018.4.24
2018-03-28 17: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