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山水一鸣(原老水泥厂)二期的质量非常不好,不知道怎么通过了第三方的验收,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电梯房(29栋)靠火车路,墙体非常之薄,和天鹅湖的楼盘简直无法比,下有附图(天鹅湖的楼盘)山水一鸣在进行三期销售时,给三期的业主免除了契税,而二期却没有,请问同是一个妈,这公平吗??
慈利山水一鸣在进行验房的时候,需要按揭的业主交一万元的押金,请问这是哪个部门允许你们收的,因为你们的原因,目前不能办房产证,要业主来交押金,这公平吗?慈利有过首例吗???还要业主来交维修基金来办理房产证,请你们拿出相关的文件呢!请房管局过问下,老百姓的钱来之不易的!!!!!!
你这好象是室内的分隔墙,不是承重墙,如果是整体现浇的话,这不算什么,可能是现在的建筑讲究轻量化吧。不信,你到君威豪苑看看,室内的分隔墙就是两块薄板形成的,比门板都厚不了多少。
由于山水一鸣的开发商来头大,许多问题有关部门不好管理。如发帖人说的押金,质量问题。请有关部门查查是否办理好相关手续?管理部门是否正常司职?官员开发,官员管理,咋老百姓又能咋样?
听说建设局原局长在那儿担任副总,各职能部门都是他的人,你自认倒霉吧!在这儿问问建设局:他可以在那儿兼职吗?
三楼如果说的是事实,那么请纪委也来查查。上面最近好像出台了一个什么文件,就是不让兼职,特别是自己曾经的行业。顺便问问那个建设局原局长是谁?退休了吗?退了几年?
石门有个开发商叫杨多财,在无任何证件的情况下,13套房子居然卖了110户,最近判处14年有期徒刑.
最处杨多财把有关部门列为被告上诉,原因是:假如相关部门监督到位的话,也不至于今天这个结局.
至于我想说什么?你们懂的.
楼主的意思我明白了,天鹅湖的楼盘质量比山水一鸣好,你不是报道三一重工《新快报》记者陈永洲的弟弟吧?!,专攻中联重科的负面新闻。
如果山水一鸣的房子是全框架结构,设计上是允许的。现在科工信部门全国推行环保节能的墙体材料,其中就包含了轻质墙板、加气砌块等,该楼主应该是天鹅湖楼盘的枪手吧。
道理说框架结构主要受力是其框架,而其中的隔墙是不受力的、除剪力墙外。我是从事建筑行业的,我们这边也是推行环保节能墙体材料,而且是交了保证金的。所以楼主要了解真实情况不可凭自己想象讲外行话。
据说对兼职问题纪委只管到处级以上干部,科级干部退居二线后帮一些企业做些协调工作合规吗?
“有正义的人111”,还是有点泄私愤的味道,分隔墙现在有多种,还是弄清楚了再发表好点,文章没看出多大个意义,说钱收多了就说钱的事,再就是哪些收多了的直接找出根据来,可能好点,不然的话,网友一看就觉得是私心来着,是不?
楼主说点专业的话行不?现在全国上下都是用的轻质节能环保隔墙!楼主的举证用的是两张一摸一样的照片,不过是一张是远拍的,一张是近拍的,糊弄老百姓吗?开发商送契税不过是一种营销手段,他们能免除契税?还真没听说过!真怀疑你是不是某楼盘的马甲
山水一鸣与天鹅湖两楼盘据查都是原建设局蔡某某从中协调的,莫不是有人从中捣鬼?故意炒作?两开发商都要注意了。如果不搞出点事情,又要协调什么?哈哈,有味道!
山水一鸣开发商不应当收的费用如下;白蚁费、测量成果费、评估费、水电开户费等费用都是违规的。如白蚁费在开发商下脚之前后就要由房管局白蚁防治所派人来进行处理,开发就要交纳白蚁费,管15年。测量成果费(住宅1.2元每平方另加300元,也是没有依据的,因为业主购商铺或住房都是事先固定好的也就是说哪一层多高多少面积都有图纸,无需再重新丈量,所以这是废着。再就是抵押登记费其中有80元是银行出的(共240元)不应当由用户买单。再就是评估费也是不合法的,本身购买的住房或商铺就标的有价何来评估。请用户相互转告这些不合理的费用坚决不要交,大家可以联名上告。有问题的请在省物价局网的局长信箱上留言,他们会给你满意答复的。
感谢各位网友的围观,相关部门不需要回复了,因对建筑不了解导致小误会,可能现在是建筑采用的新型材料。人与人之间还是应该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只是老百姓的钱确实来之不易,怎么说呢,继续信任山水一鸣吧!
哈哈;转变之快嘛,是否被买通?
听说该楼盘没有取得施工许可证,是否是违法施工?管理部门干什么?
你是二期的也许还在装修过程中,待你入住后还会发现抢钱的事情多去了。如果你是三楼以上住户,你的水费就是3.4/吨,比正常的用水2.3/吨多出50%的增压费。本来1.1的差价在慈利有钱人中不算么得,但天长日久的积累算下来有些让平民百姓吃不消呢。
现举报我村一村民在满家塔水库提上建房,试问私自开挖国家的水库提合法吗?我村领导视而不见,现恳请有关领导来看看,管管。
这位楼主,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引发海啸之前,又跑出来压浪花,吃饱了撑的吧!退了休,发挥一下余热,招谁惹谁了,管人家什么级别,关你个鸟事。姓蔡的明明是从县政府信访办退休的,着了急就瞎扯,还扯什么“施工许可证”,真是越扯越蛋疼——人家靠山那么硬,想怎么建就怎么建,要什么施工许可证,那玩意儿,拿来卡老百姓倒是蛮管用的。建筑市场之所以乱像丛生,并有愈演愈烈之势,究其原因,与某些政府官员,打着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正大愰子,吸股了难,官商勾结,置党纪国法于不顾——谁敢“破坏经济发展环境”就揭谁的帽子(“六个一律免职”中的法律依据在哪里?),令执法部门在法与权的天平上,如履薄冰,左右为难,无端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揪出老板老总背后衙门里冠冕堂皇的保护伞,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使建筑市场健康稳步正常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2013-11-03 11:5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