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居住在武陵源核心景区的林农百姓及下岗职工的痛苦

2018-8-16 2:31:00发布54次查看
来看看我们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索溪峪林场边远居民的生存状态,翻去工人阶级“老大哥”光辉的一页,当初在旅游金窝里居民人工造林一万八千多亩,在二十世纪后,二十一世纪初数以万计的国企走到了必须“关停”并“转”,为我国的经济改革让步的地步,在此期间,数以千万的下岗工人怀揣着企业的一纸解除劳动合同证书,我夫妇俩人也是其中之一,手捏着几千,万把不等,根据工龄不同,一般企业是一年工龄补偿一个月工资,当时的工资也就在300-600元不等的失业补助金,“买断”了我们几年、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的工龄,多么廉价的青春啊!离开了我们赖以生计的工厂和单位,我们中不乏兢兢业业的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技术标兵,由于国力的不济和地方财政的空虚,甚至克扣我们应得到的失业救济金,当年政策规定的每月二百多,一共是发放两年的生活费。社会经济发展了,各界人士者在分享着改革开放胜利成果,人们出入便捷了,居住的环境宽宽敞了,优美了,社会福利待遇和劳动保障设施也愈发健全完善了,而我们下岗工人呢,却只能噙着泪无缘这些,我们辛苦劳累大半辈子的土地上结出的胜利果实,我们因为“年老力竭”被社会劳力市场拒绝着,汗,竞争不赢农民兄弟,因为“年老色衰”被服务行业拒绝着;悲,竞争不赢年青人,因为知识技能的单一和落伍;被社会各界用人单位拒绝着;哀,我们不能和当今的大学生抑或是我们的下一全抢饭碗,我们为人们所淡忘,深深地陷入“国富民穷”的困境,成为最弱势、最无助、最无产、最赤贫的一个群体,更为严重的社会现实是我们还承担着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物价失调,通货膨胀的额外负担,买断工龄后,每年递增的社会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都是我们自费,让我们费解的是在职人员缴纳保险后的药店买药都有一定的金额的医药费,而我们同样交了保险,却只是住院才能报销额定的费用,并且还有高昂的门槛费,而我们大多数人是不敢住院也住不起医院治病的,当初手中基本没有积蓄,买断时廉价的补偿金只能应付着2-3年的保险金,没有持续稳定的工作和固定收入,使得我们无力应对眼前的生活,有相当大一部分下岗工作无奈地选择放弃了缴纳两险,更是没有了年老的生存保障。贫穷就这么恶性循环着,我们同样承担着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的义务,父母在不远游,上有年迈多病的父母,我们的父母不会因为贫穷而不得病,离不开我们的照顾;下有正在读中学、大学的孩子,等待我们的抚养,多么可敬可爱的下岗工人啊!我们并没有自身的赢弱,肩上担子的沉重把这责任推给社会,我们同样感受高房价的冲击,已经没有了福利房,而我们索溪峪林场的住房,大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房子,一家儿孙三代蜗居在100多平方米的危房里,可是买房子对于我们来说是怎样的一种奢望啊!看到网上说都市白领月收入一万多买不起房子,我想哭,善良的人们啊!借你一双慧眼吧!看看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下岗工人与我们林场农民,是怎样的弱势和赤贫吧!
我们在岗时也是有社会福利,我们买断时近二十年工龄住房公积帐户上只有一千多元,现在很多上班族一个月的住房公积金都有那么多,我们同样承受高物价困惑,在上世纪末大米也就几毛钱一斤,小菜也就一毛多一斤,肉和油也就两三块一斤,我们工资不高,但足以维持我们平淡的生活,我们同样支付着昂贵的教育费,“再贫也不能贫教育”,为了我们未能实现的梦想,我们现在是有梦也不敢去想,因为梦想是件奢侈品,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本去为它买单,为了我们下一代不再重复我们的悲剧,相信知识的力量能够拯救我们的贫困,再苦再累我们还是缩衣减食,义无反顾的送我们的孩子,念中学、念大学、念研究生和博士,我们同样面临着高昂的医疗费用,我们实在是不敢生病,也生不起病,我们现在是小病拖着家里养,大病拖着诊所里跑,实在扛不下去进医院了那也就离“死神”不远了,与其成为家庭的拖累和子女的负担,还不如一了百了,既然生已无所味,那么死也无所惧了,也许有人要问我,国家不是给了你们下岗工人许多再创业优惠政策,为40、50人员增设了公益性岗位吗?感谢党感谢政府,是的,我们拥有好的政策而没有创业资本,早期生活环境的单一和知识技能的匮乏,造就了我们思想的禁锢,没有创业者敏锐的洞察和判断能力,而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更使得我们没有承担风险勇气和能力,我们早过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年代,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的使命感,已经不允许我们去尝试和冒险,所以真正能够依靠政府走出困境发财致富的下岗工人是凤毛麟角,廖廖无几的。
那么多僧多粥少的40、50岗位呢,更是这个社会最为廉价物美的劳动力,除了清扫保洁和市场维护人员外,几乎所有的40、50岗位都要求社会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语言表达功能……。除了年龄和文凭没有要求外,别的和招聘启事也没有两样,我所在的索溪峪林场林农人员的生活补助,即2016年每月278元,在我们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不到一个普通盒饭10元1个的钱,不准在旅游景点卖农户产品,如黄瓜、熟玉米棒、熟红薯等,出门办事用不用交通费,小孩上学要不要学费……就只有政府给的每月278元的生活补助。对于所有的不公平待遇我们都只能忍耐。自1992年开始,因武陵源区被批准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区政府实施核心景区林农居民搬迁,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制度,严格控制居民建房和整修房屋,从环境和制度上堵死了索溪峪林场唐家山、落马峪、蔡家峪三个工区的经济发展和致富小康梦的路径,致使偏僻边远交通不便的林农住房陈旧、腐烂,甚至倒塌,自然增长的子女成家、无房户,区政府给了95户过渡安置金4800元,被迫在山外租房,但这也不是长远之计,也不看看社会的发展是公共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是共同的进步,你看到湖南张家界武陵源索溪峪林场生活居住在金窝里的林农过着贫穷无任何经济发展的生活,企盼关爱的眼神了吗?如果你是索溪峪林场的人,如果你曾经是下岗工人,如果你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亲朋好友是下岗工人,如果你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如果你是一个侠义之士,请把这篇帖子顶起来吧!令更多富有正义感的决策者,让更多富有同情心的热心人,看到我们索溪峪林场的林农生存状况,我代表被区政府严格控制索溪峪林场现有原住林农居民23年,在核心景区内现有居住283户681人给你们鞠躬啦!
索溪林场是集全县(原属慈利县)之力建成的,我的父辈们每户投入少则几少,多的有上百的义务工造林。如今,你们有的有安置,有的每年有补助,有的从村里分红,还不知足吗?对那些投入义务工的武陵源区其它乡镇的人公平合理吗,有享受到旅游带来的红利吗?还天天叫,恬不知耻,以为林场真是你们从无到有一手建成的啊!
林场这位下岗职工提到的问题 多年以来一直得不到各政府的重视跟解决 难道是天高皇帝远 反正在山旮旯里 就放任不管吗?难道 非要群众去上访这些问题才可以引起关注? 各位老百姓们帮帮忙 把这篇帖子顶起来吧
针对上述评论 我想代表林场的居民后代 对于这种不了解实际情况 偏激的发言人表示非常愤怒!虽然不知道你是哪位 你的父亲到底有没有参加过林场造林工作?起码能看出你不是我们当地的百姓 根本不了解我们林场居民现在是处于何种的水深火热!你所说的分红跟补助 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每人每月手里拿着的278元生活费。你说的安置,从景区开发那天起二十多年来政府每天都在说搬迁,所以不允许我们私自搭建翻修,水泥木板这些材料根本不允许拖进去!这么多年来我们都住在摇摇欲坠的危房里,不相信的话你现在就可以去林场唐家山等地方看看,眼见为实,我们住在交通不便的大山里,住房就业医疗教育都受到很大的阻碍,俗话说靠山吃山,但是这句话在我们身上根本得不到体现,我们是一无所有跟山外面的那些低保户差不多,每月领着不到300元的救济金度日,政府根本不管我们的死活,我们的要求过分吗?所以不了解事实的人们 请你们不要道听途说 不是每个武陵源人家里都搬迁都是家财万贯,请来山里看看我们这些穷苦的黎明百姓!

2016-05-12 20:21:11
该用户其它信息

推荐信息

长沙分类信息网-长沙新闻网
关于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