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取消公务用车实行车补的政策,应该说是针对全体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的,但涟源市现在考虑的就只有公务员一块,其他行政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就没有,而真正下乡做事的是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如管理区的工作人员、计划生育办的工作人员、综治办、信访工作人员、等等〕,这些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是真正面对面与老百姓打交道的,那些公务员编制的干部因为是东官娘娘生的,提拨后都占到了好的岗位,只要坐在办公室就行,不需要 经常与老百姓打交道。
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本来就有一肚子的气,搞一世就是办事的,这次车补更是火上添油。希望上级领导管一管涟源市的这种随心所欲的做法!
没办法,公务员的待遇就是好些
乡镇还是一样有公车。事业编的干部什么都不要做,全交给公务员。谁叫他们享有车补。
车子照样座,车补照样拿,中央的政策对涟源来讲是腐败的温床,不但不能防腐,而且对公务员和工勤人员造成对立,做事的广大工勤人员要自己掏腰包下乡工作,而公务员拿着车补坐办公空瞎指挥,出门办事还是公车照坐,中央什么政策到涟源都会变样,
涟源的领导们在制定政策时请不要忘了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是上面政策规定的,没办法,世上不公平的事多的是
这就是命。谁叫你不是公务员。不过我建议非公务员,今后需要用车的事情先报了车费再去做咯
上面的政策规定了工勤人员一样参加车改,
回5楼,你可能是涟源市的某位官员,“上面”的政策是哪一级?文件拿出来看看,不要再找借口愚弄百姓了。涟源市历来对上级的政策就是先拖,然后打折扣,最后不得不照章办理,这就是涟源市执行上级政策的工作流程。
涟源市的这种做法是人为的制造社会阶层对立!
要求红网对群众留言只要是不攻击现行政治体制的,批评地方政府一些不妥的良药,不要抹杀了。
毕竟是公务员嘛!它是管官的官啊!政策的制定者!难道连自己都不考虑吗?
过去有句俗语:长工发〔安排〕月工,月工发〔安排〕短工。这句话如今在涟源市再度盛行。如城区环卫工人,其正式职工一般是有背景的,碍于面子都只领工资,所包卫生地段自己顾请临时工为自己完成任务;二是乡镇工作,公务员一个乡镇只有那么二、三十个人,除去党政领导10多人后其余的都把持着部门的岗位,真正与群众打交道的是事业编制的干部职工〔如管理区、计划生育办、综合治理办、信访等部门,因没有油水,就是事业编制的人〕,上头千根线下面一针穿,工作都压向那些不是公务员的直接与群众打交道的事业编制的干部职工的工作人员身上,一旦遇上复杂矛盾,公务员们就用手中的权力施压:不看过程只看结果。自己绕开矛盾是非地,玩到云里雾里去了,出了问题事业编制的干部职工成替罪羊,出了成绩是领导有方。
难道现在真是牛背犁马吃谷的时代?
说的很对,有同感。
现在有一些所谓的公务员就是一狗屁,干啥啥不行、吃嘛嘛不剩,有任务困难就交给那些事业单位的人干,有矛盾能躲就躲,能拖就拖,能推就推,有利益就像饿狼一样去抢!
此次只改公务员单位。事业单位的原公务员都较难。
支持,以后外出或下乡就交给公务员就可以了,没车补的就座在办公室就可以了。
应该调查实事求是,一个单位同一工作待遇应该不同,应该想想!
都在网上发发牢骚,有用吗?大家去省政府静坐去得了。
2016-10-10 15:0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