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总体评价是:规划的起点不高,建设力度不足,考虑交通增长的长远性欠缺。
具体表现在:一是路网密度不足。二是断头路多。三是快速路、骨干主干路严重不足。四是道路建设的标准特别是红线宽、车行道数量等标准不高。五是无公交专用道和快速公交道设计。
希望能在下一步2030年城市规划修编中,在以下几方面得以强化城市道路交通:
一、加大快速路的建设步伐。
除高速路外,全市快速路应达200公里以上。重点规划建设城市三环线。以福元路、湘府路大桥为过江通道,利用湘府路、万家丽路基础,并在河西规划好新的通道,形成一条有六快四慢行车道[其中万家丽路形成六快六慢的行车道]的快捷新环线。与此同时,加快出城快速路建设。长沙东向、南向快速路出口要达四条以上,西向和北向快速路出口要达三条以上;所有快速路均应力争接到二环线。快速路至少应达到六快四慢的行车道标准。
二、加密城市骨干主干道。
全市骨干主干道规模要达400公里左右。二环线以内,应全力打通韶山北路、车站南路、劳动路、湘雅路、浏阳河南岸路等为骨干主干道。在京珠高速两侧各加建一条骨干主干路;北城、南城东西向和河西南北向,均要增建骨干主干线。新建主干路路幅宽要达80米左右,形成八机四非行车道为主的布局模式。
三、努力提高路网密度。
利用旧城改造机会,加大旧城道路建设力度。新区建设更应高标准、留有发展余地地规划建设路网。
四、大力提升路网通达度。
一是打通断头路,少规划建设断头路。二是改造拓宽卡脖子路。三是适当提高道路建设的标准。
您好,对于您所提出的问题,回复如下:
根据政府审定的综合交通规划,快速路达到200km以上,利用现有的绕城线形成城市快速路,东南西北均至少有2条快速路进出城,规划提出主要主干路,强化了城市主干路网络,结合旧城改造加快推进背街小巷改造,打通微循环。
长沙市城乡规划局
20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