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补的宗旨是为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益,减轻行政经费而进行的车改补助,而事实又是如何呢?
一,行政编制的公务员有车补,车改单位的有车补,请问行政上的事务都是公务员在做吗?事业编人员没工作吗?
二,在编不在岗的公务员也有车补,长时间不上班的也有车补,难道车补本身就是为公务员一种福利?
三,今后是不是领了车补的才有资格下乡工作,没车补的人只能搞内务了。
公务员单位和参公单位连工勤人员都有车补,听说还准备给提前退休的发车补。事业编同样干着公务员一样的工作的没有车补,就连实报实销都只字不提,这就是权力在我们国家的真实体现,因为制定政策的是公务员而不是事业编人员。
车补一步一步的来
在编不在岗的公务员,参公人员有车补,长期不上班而又在编的也有车补,在岗不在编的公务人员而没有车补,真是天大的笑话了,到底车补是用来做什么的???
也不知上面制定这政策的领导能不能听到下面事业单位人员的心声?机关单位原来都是混岗混用,新分来的或新调进来的都是随便放什么编制上,都在一个大单位,后来上面一政策批下来,说机关单位下属事业单位哪个属参公事业单位,哪个不属参公事业单位?人的身份也随编制定,把一个单位的人分成了几类人,有的是公务员,有的参公人员,有的是事业编制人员,从此待遇天壤之别,公务员和参公人员可以提拔,即使不提拔,到了年限,也可以享受职务职级并行,享受副科待遇。而事业编制人员管理人员工作几十年,总在管理九级不动,和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一个级别。现在实施车补,更是不合理,公务员和参公人员每月可享受几百元的车补,事业编制人员却没有,在一个单位,一起做事,甚至事业编制的人都是在单位挑大梁,下乡、出差,为什么却没有车补?难道车补就是公务员和参公人员的福利待遇吗?还是说以后下乡和出差都是公务员和参公人员的事,事业编制人员无车补就不要出差和下乡了?以前没车改时,单位的公车都是一起用,也没说就只有公务员和参公人员用。这让机关单位这些事业编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严重打了折扣,一样的做事,不一样的待遇.。事业编制人员既没有政治待遇,也没有经济待遇,完全被人低看一等。当时没这样区分时,都无所谓,现在政策一批,搞得事有的寒窗苦读,学校毕业分配的还是事业编制,有的关系安排的,因编制在后来批的参公单位,身份却是参公人员,请问这政策合理吗?现在公务员和参公人员车补已发,每年比事业编制人员多一万多,出现了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单位民声哀怨,领导只是安慰说事业编的车补一步会解决,可是关于事业编的车补方案都没看到,实施起来还不知到哪时?即是过几年会实施,请问公务员和参公人员已拿了十来万了,这不明显又少了这么多,特别是事业编人员死后的费用,更是公务员和参公人员的五分之一不到,难道事业编制人员的命也特别贱吗?
2017-08-29 22:2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