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原来是慈利县城电报巷的常住户,十年前已经搬走,但是还是很关心这儿的建设的,惊闻县委县政府正在理顺沿河路边影响道路畅通的问题。并在沿河路边竖立告示,确保沿河路24米无建筑。到目前为止电报巷这一块成了沿河路的瓶颈,为了慈利沿河路今后的美观,让人民在休闲之余有一个发的去处,也为了美化沿河路的环境。本人对慈利县规划局提出几点关于电报巷小区如何建设的建议:
第一,打通水岸人家和县建、电报巷廉租房小区至沿河路的道路。现在水岸人家与电报巷之间至沿河路口人为的形成了一个瓶颈。电报巷廉租房小区后面私宅刘老师和赵会计的两栋楼房的一角正处于路的中央,由于当时水岸人家开发商没有顾及此道路而强行向右边修建商住楼,当然这与电报巷小区当初修建廉租房也有很大的关系,形成人为的瓶颈。那么既然已经搞坏了规矩,那么现在也来得及修补。建议将赵会计的房屋向右边移动(全移或部分移动,因右边有一块已经拆迁了的空地),将刘老师的房屋拆一个面子或更多(根据道路的宽度规划)向后延伸补偿刘老师实际面积(保证和赵会计的新屋同齐也行)。这样两家就可以原地解决,不要另行搬迁。即保证沿河路畅通也保证水岸人家与廉租房之间的大路直通到沿河路。
第二,在此处一定要保证沿河路大于24米,只能多不能将就24米。如公厕对面的罗姓人家如果也在规划的24米之内,那么同样也可以以上述补偿方式向左移动补偿面积。
第三,此处修私房一定要和旁边的水岸人家一至,高度在七层。而且规划局要有一个总体规划,将此处私宅修成统一模式的有利于观赏就象阳禾乡、武陵源的土家楼房一样,求整齐求划一。
以上观点只是个人看法,没有其他恶意,“人无远虑,必有后患”,只为不给后人留后患。
这一块真的最脏,县委县政府特别是城市规划局一定要好好的规划一下,要从长远计划,不要只途短期。该拆的一定要拆,不能留有余地,宁可宽一点也不能将就。可拆可不拆的地方一定要拆,以备后患。
如下图位置就应当有一个好的规划:
看了淋子发的照片,这地方许多散步之人都有感慨,说当初这儿为何不留宽点,水岸人家何不往左边缩一间,路不就直通了。可是现在这个格局,希望慈利县规划局好好的听听民意,将此瓶颈打通才是完美结局。
支持沿河路建设人人有责,但是不能有损人民群众的财产。人民群众也要支持国家建设。互得互惠才是硬道理。
拆迁办找我们电报巷6户拆迁户谈话后怎么没动静,我们到底怎么办,还有几户占了沿河路规划线了的为何也没动静。期待政府的支持。
听说我们有几户的私宅占了24米沿河路的规划线,需要后退1.5米。不知国家如何补偿我们,期待中
关于对电报巷小区建设的回复
网友朋友:
你们好。首先感谢对城市规划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就你所反映的问题和建议,我们将及时反馈给项目建设业主单位。关于对老城区的提质改造,我局将按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结合实际,稳步推进。
慈利县规划管理局
2015年5月27日
城市建设的好不好关键在于规划部门的规划是不是 长远规划,如果只是“糊精得”必然给社会国家带来很大的后患,造成国家经济更大的损失。
建议规划局将赵会计那一层的所有私宅哪怕只占道1.5米也要强行搬迁,保留刘老师那一层。但是刘老师这一层也就是电报巷廉租房小区后面那一层私宅也要好好的规划一下,尤其对沿河路这一段。因为这一段高出沿河路近2米。在规划时或者翻修时要很好的计划一下。
大力支持国家建设,没有国哪来的家。国家建设好了家自然就好。7楼的建设真的很好,点赞一个。沿河路宁可宽不可窄。宽一点总比窄要强十倍百倍万倍。
电报巷目前正在改拆阶段,一定要好好的重新规划。
2015-05-22 12:5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