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的父老乡亲:垃圾怎么能往河里倒?
嘉禾的父老乡亲们:
看我们水文庙流向老建筑公司这条小溪如今成了什么样?看我们丙穴岩流向珠小这条小溪如今成了什么样?想我们小时候曾经洗脸、洗澡、洗衣服、捉螃蟹的清亮亮的小溪,如今竟然连洗鞋泥巴都嫌脏、嫌臭,小溪里那缠着的长长的、不停摆动着的、颜色像鼻涕状的东西是什么呀,如今恶心得连看都不想看第二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毫无疑问,这都是我们自己往小溪里面倾倒垃圾的缘故。
怕只怕,不用多久,我们的舂林河(俗喊麻地河)也将是跟这两条小溪一样,既没有鱼,也没有虾,恐怕连灌溉农田也不成;改两条小溪的清亮为脏、臭似乎没用二十年,改舂林河需要多少年呢?怕也许更短,因为随着城镇一体化的加快,城镇居民越多,产生的垃圾也必然越多,真要是允许号召大家往河里倒垃圾的话,哪用二十年,一年、半载足矣!
上帖《请嘉禾县环保局、水产局等部门救救麻地河》之后面红蓝字体,说是该帖已经转交给嘉禾县委宣传部,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不见县委宣传部有任何反应,实在令人不解,这舆论监督、网络问政到底有没有效?今天,在我正行帖的当中,我看了会红网,看见一帖《嘉禾县供销街河流变臭水沟,请求相关部门尽快处理》(简称《臭水沟》),我觉得比我写得更形象、更生动,他所说的供销街河流即为我所说的丙穴岩小溪(这是我们四十多年前就叫起来的名字)。客观的站在《臭水沟》一帖的一名普通网友的角度,试问:要相关部门怎么处理?即使清理了一次,不用多久,仍旧会是老鼠、蚊子、苍蝇汇聚,臭气冲天,未必又发红网?
我的想法是,我建议:凡原来城镇、乡村摆有垃圾箱的地方都不要再摆垃圾箱了,没有摆的地方就更不要摆,尤其是那掩着鼻孔都闻得到阵阵臭气、好几天都不拖走的大垃圾箱,道理如下:
一、摆垃圾箱的目的只有一个:为居民方便丢垃圾。但如此方便居民丢垃圾的同时,却做了一件大大的坏事:集苍蝇、集臭气于居民身边,无异于在大庭广众之下——比如经常是在人行道、在院子大门口或后门口——制造传播疾病的机会。权衡之下,显然是弊大于利,显然是把家家户户的垃圾集中在一个垃圾箱里面做酒、发酵——不是人人都有一杯羹分,而是把人人都要熏死——成分不是红薯、糯米酒香,而是前述老鼠、苍蝇、蚊子烘臭!
二、不摆垃圾箱的话,我们的垃圾从家里出来又怎么处置呢?
很久就从电视、电影或是别的书籍里面看到这样一番景象:每天,在一个规定的时间比如早上七点到七点半,居民从家里把垃圾一袋袋直接放到环卫工干净而清新的车子上——后面的事就全是环卫所运输管理的事了——不得经(垃圾箱)中转,而直接运往垃圾场;而一旦过了这个规定的时间,那么,居民的垃圾就不可再出家门,须等第二天再放到环卫工的车子上,以此类推。这样,全城不见有一个垃圾箱,却是空气清新,处处干净整洁,乃当之无愧的全国文明卫生县城。
有一个故事似乎很说明问题:从前有一个懒人,懒得连饭都懒得吃,但不吃又不行,于是他想了个办法,他做了一个大大的饼子,饼子中间挖了一个孔,好让他的脖子从孔里面伸过去,这样他要吃的话,张开嘴吃就是,然而尽管这样,有一天人们还是发现他死了,原来他还是懒得连饭都懒得吃,尽管饼子还有大半,他却只是吃最近的,远一点的他都懒得动,结果还是饿死了,与其说是饿死的,还不如说是懒死来得恰当。我们的垃圾箱——所摆的目的跟现实所摆的结果,不正是产生矛盾了吗?摆垃圾箱是方便,是节约劳力、节约经济,可是却带来了疾病、祸患,这节约还有什么意义呢?岂不是一个懒字害死人?!
当然,想要不懒,却是需要一番毅力、一番管理的——不仅仅是指哪些相关部门,而是我们整个嘉禾的父老乡亲。就我而言,我已经发言了两次,我似乎也累了——舂林河的清澈与否,最得益的绝不是我,连最末的都也许算不上!!
最后,我再啰嗦一句:假如我是村委主任,我将坚决保证我村庄所流经的河流不允许任何人倒垃圾,否则,拿我村长是问!
2016年9月29日
现在很多农村都统一安置了垃圾箱或是垃圾桶,由专人负责回收处理,环境好多了!
河流变臭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城市的污水问题,生活污水、厕所污水没有排入城市下水道(嘉禾也没有几条下水道),直接排入溪、河、渠,溪水怎能不臭。现在我们嘉禾不管任何一条小溪,只要你一靠近保管你臭气熏天,需掩鼻或闭息而过。
河流、小溪变臭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发展过快,城市基础设施跟不上!
楼主所提议,可以一试
2016-09-29 23: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