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区不是也属于市区了吗,不在是乡下了吧,为什么不能考其他区的高中?这对吴中的孩子不公平,享受不到更多公共优质资源
吴中区便民服务员
网友:您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四条: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第五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因此,财权在县(市、区),事权就在县(市、区),财权如果到了省辖市,那么事权也就归省辖市。吴中区目前有3所四星级高中和3所三星级高中,都是优质学校。吴中区教育局
1.因为市区很多高中都是小规模,是没有住宿的,你让东山西山的业主走读?
2.吴中的高中录取率和市区一样的,不存在不公平。
3.木渎高中也是苏州顶尖高中,而且面积大,老师多,学生也多。估计是市区有的高中的好多倍。
4.苏高中的尖子班吴中学生可以报考的。
还是会收到一样的回复
有点不公平的,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个教育局早已经回复过,楼主你不必再问了。
吴中,相城经济,行政独立,上不了就是上不了。
觉得不公平就定居那三个区吧
楼主的这个问题早有人在本论坛上提问过,苏州市教育局也不止一次做过有关答复。两周前刚看到市教育局便民服务员的一个答复,个人以为该答复言简意赅,很能说明问题。答复全文如下:
尊敬的网友,您好!办学、招生均要依法而行,跨区招生确实涉及到现行的政府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问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五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教育工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教育工作。”《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也明确规定,“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在财政上,我省目前是实行省级直管,以县为主的体制。
2.吴中区、相城区行政和经济均实行独立管理,目前没有变化。根据上述管理权限,两区普通高中均独立招生,分别招收各自区域范围内的应届初中毕业生。而中心城区也只能招收自己辖区的初中毕业生,各区报考各自高中,并没有不公平。关键是各区要加强投入,加强管理,发展好学校,发展好教师,提高各自高中的教学质量,满足居民对优质高中资源的需求。
3.高中学校大市招生的困难。苏州姑苏等区各高中校普遍规模不大,建筑较少,除了部分特色班项目能提供少量住宿,普遍走读。如果要求各校跨区招生,要解决学生的住宿问题也并不现实。
4.您的建议我们已经向上级部门及吴中相城地方政府反映。感谢您对苏州招生工作的关注!
这问题在市里反映不会得到解决,要到省级反映,有个《江苏政务服务网》可以问问。第一个问题---.同样是江苏省设区市的无锡,其惠山、锡山两区和无锡其他市辖区也是财政独立。而无锡市普通高中就能做到如下招生政策:1)市辖区内6所热门重点高中,指标生在各财政独立区域内单独分配,统招生在所有市辖区内统一招生2)6所热门高中之外的高中在所有市辖区内统一招生。第二个问题----对于苏州市给出的理由,我们普通老百姓不知道省政府为什么要以上各招生区域财政独立,如果是行政区划调整初期考虑过渡,那也应该有个过渡期限吧,总不能这么无限期割裂下去吧。现在党中央国务院在各个领域都有大刀阔斧的改革,江苏作为改革开放的发达地区,是否在这方面也走在前列。第三---其他什么住宿问题,根本不是事,租房和买房有什么区别,都是走读,家长都可以解决。
楼主没必要太纠结,
高中录取率是一样的,木渎高中是规模很大很大的,抵得上市区小高中很多很多倍
哪儿都一样,南通也是这样。地方保护主意,鼠目寸光的
支持开放,让市区园区新区的中游成绩学生可以考入苏苑或木渎高中,让本来吴中区可以上苏苑木渎高中的学生只能来市区园区新区上普通高中,让苏高中这些顶尖学校的分数线由于招考范围更大了而进一步提高,让现在顶尖学校的自主招生制度取消,统一统考。
应该扩大义务教育范围,高中应该纳入义务教育,并相应减少初、高中年限。
地方保护主义,既得利益者的奶酪不可撼动!
财政独立。学校互通,厉害啊
读不读是我的事,你给不给读,就是另外回事!权利!
记住,相成,吴中不是苏州
学子成绩高、谁说不可考市区。
应该向无锡学习,既考虑了居住距离带来的成本问题,也考虑到公平性。
建议每个区都拿出本区最好的一个高中,比如姑苏区的苏州中学,园区的星海中学,吴中的木渎中学等,这些学校将一半的招生名额作为全市统考的指标,允许其他区的学生报考。其余的学校就各自在本区招生。
这样基本上可以保证大部分学生都能走读上学,又给了其他区学生一定的公平竞争的机会。
2018-6-19 21:23:05